【摘要】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和基石就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如果脫離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很難有效的落實。為了確保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合理的利用,我們要提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價值的認知,不斷提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修養,建立一個健全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系統,科學的分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相關內容,有效的開發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不斷提高利用的水平,確保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更加優良。
【關鍵詞】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資源開發;體系建設;內容配置;利用手段
一、充分認識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價值
人類發展社會的基石和前提條件就是資源,每一個社會實踐行為和活動都需要相關的資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以及我國民族觀和國家觀的全面教育,能夠推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國家的統一,這些都離不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要發揮自己的成效主要是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資源的價值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認識前提下才可以開發使用,教育資源開始使用的基礎條件就是教育主題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價值的認知。所以,要確保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使用,要加強資源意識,充分的意識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教育活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二、系統構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體系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自己就能夠形成系統,涉及精神資源和物質資源兩方面,也設計自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和政治經濟文化資源等方面,還可以劃分成顯性資源和隱形資源,除此之外,還包含現代資源和未來資源兩種,一起組成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它歸屬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所以,我們要全方位的認知把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根本,不僅僅包括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認知,還需要選取合適的教育資源。要將其具體化,任何教育資源都不是單獨形成并出現的,所有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都是相互扶植,相互制約影響的,一起確保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完整性,所以我們要從系統上考慮構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
因為民族和地域都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也有著民族性的特點和地域特點,所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種類較多,十分豐富,怎樣構建一個健全的有效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系統十分完善,我們要從整體的角度去考慮并使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不僅僅要結合自己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現實狀況,還要照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整體特征;要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信息的考核,還要確保不同形態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要充分的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目的性以及適應程度,結合不同形態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不同作用和意義。資源互補,發揮整體的成效。系統內部的不同不僅僅是區別優勢和目的性的顯現,也是構建系統必須的。所以在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體系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的使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確保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系統的豐富多彩,同時還要結合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間的區別,不斷健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促使資源更加的有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是有目的的。
三、合理配置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內容
要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配前提條件就是優勢的相互補充。從時空角度出發,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種類繁多,有歷史性的,現實性的甚至是未來的社會資源。歷史資源中包含著時代變革的相關信息,現實資源是對現如今信息的選取和使用,未來資源是發展的估測和掌控。現如今的青年人缺少推翻舊社會當主任的體驗,也沒有經歷改革開放前后巨大變革的體會,他們能夠體會的就是不同民族之間的差距以及內陸地區和沿海發達地域之間的差異,他們很難感受到上輩人們體會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勢所在,也不知道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也沒有感受到改革開放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整理的過程中要從優化資源配置出發,把歷史資源和實際的資源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通過許多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去展覽館參觀和對比相關的數據等,全方位的整體的闡述我國民族的形成歷史和民族發展的巨大成果,結合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發展現實成果去感染群眾,指導他們提升自己的認知,從感性轉變為理性,認識到民族的發展需要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共同努力,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科學的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內容進行分配,各個要素之間互相彌補,作用,共同發揮自己的長處,增強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我們對國家構建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的認可,構建一個正確的民族觀和世界觀。
四、全面提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利用水平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運用更加普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金技術和新媒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形態和類型上也不斷變化,之間傳統的現實性的教育資源已經轉變為在網絡依據之下的虛擬的教育資源,作用的范圍和影響程度不斷拓寬。信息技術是我們開發使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新型手段和方法,從本質上來說,它也是一個新的教育資源,現如今互聯網的運用更加普遍,社會生活愈發的信息化,網絡空間和須彌世界對人們的作用獲得影響力不斷提升,和實際生活的精神文化資源結合起來,一起影響著社會成員的生活心態和方式,同時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成效起著一定的約束作用。也會因為這樣,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要格外關注現如今的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造成的影響,結合科學技術進步的成效,不斷的探索應用先進技術,結合新媒介不斷提高使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方式,研發資源利用的手段和舉措,將民族西鄉政治教育資源的使用和教育活動以及人們的民族觀念和國家觀念等和前沿的信息技術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雖然虛擬的社會群體互動交流的方式和現實的社會群體的交流方式存在差異。但是虛擬的社會群體并不是不真實的,只是實際的層面運轉存在差異。虛擬的社會群體是人際關系在社會網絡上的交往,大多數是在弱紐帶的前提下,十分豐富多彩,有著自己的特殊之處,但是因為可以持續的交流溝通,所以形成了互惠的局面。所以我們所提到的虛擬的網絡空間不僅僅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也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們實際生活當中人類交往十分關鍵的領域。網絡是信息傳播的平臺,誰能夠在平臺占據一席之地或者合理的利用,網絡就為誰提供相應的服務和影響。現如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到了攻堅階段和深水區,不同層次的社會矛盾逐漸凸顯出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很多民族問題需要我們及時的應對,而且國際國內的民族問題十分復雜,一些反華勢力一直通過互聯網展開宣傳和傳播,鼓動人民群眾,試圖分裂我國。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時刻保持警醒的狀態,避免那些擾亂國家安全和諧的不確定要素的存在,特別是那些反華勢力的滲入,我們要不斷提升使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提高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將其金額現實的民族思想教育資源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確保民族思想教育資源能夠網絡化,能夠提升自覺性,爭取網絡的話語權利。
【參考文獻】
[1] 曾志偉. 談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功能[J]. 紫光閣, 2008(12).
[2] 白偉龍. 新形勢下拓展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研究分析[J]. 南方論刊, 2016(10).
[3] 金新驪. 淺析企業如何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J]. 科技經濟導刊, 2016(30).
[4] 童立星. “中國夢”引領下的國企思想政治教育[J]. 改革與開放, 2016(22).
[5] 曾 婷. 淺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 改革與開放, 2016(22).
【作者簡介】
張靜(1975—),女,遼寧鞍山人,鞍山技師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