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歡 周燕 馬波 杜芊芊 田鋮 張浩 張碩
【摘要】在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與美國、日本存在較大差距。近幾年政府連續推出有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企業在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因此,協同高校內外環境開展創新創業駕馭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過走訪和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到河北省高校大學生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接受情況,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重要作用
我國的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末,至今有10多年的時間,創業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創業條件等方面與美國、日本存在較大差距。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實踐已成為目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的要求,并在頂層設計、強化育人特色、規劃課程體系、制定長效機制、完善制度保障等環節開展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也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政府和企業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1、政府政策
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及其回應性:
近年來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出臺了許多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利的政策。我們在河北省的10所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內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98份,其中有效問卷384份,回收率96%。此次問卷調查對象覆蓋面較廣,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于政府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的知曉率和受益率不高,政策的回應性并不樂觀。
2、企業措施
(1)企業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
河北省各企業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河北省企業積極響應國家和地區的政策,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讓“萬眾”創新用于“大眾”創業,減少對創新轉化的限制,加強創新轉化的對接,增強創新轉化活力。
(2)大學生對企業的關注度
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學生對企業的關注度沒有想象中的高。有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當地企業提供的實習情況不清楚,說明雖然企業為在校大學上提供了實習機會,但是這些信息的利用率不高。科技作品在企業的幫助下轉化為科技成果了解情況也不樂觀。一方面證明了高校創新的科技作品確實不是很多,在學生創新、創業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雖然企業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但是學生對學校的創新創業成果了解程度不夠,只做到了一小部分學生參與到了創新創業活動之中,在這方面還要加強學生的參與度。
二、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
大部分大學生是認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但考慮到實際情況也有人認為風險大,得不償失。對于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學生的反映各異,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總體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但若想讓學生表現出滿意甚至是很滿意的態度,高校還應做出更多的努力。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課的考核機制,我們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對待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就像普通的選修課一樣,對創新創業課程了解程度低。同時,我們也了解到有一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課充滿期待。
三、高校是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
高校作為大學生活躍的重要平臺,也是連接學生與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重要紐帶。在走訪河北省重點高校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河北省的高校也在有序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與此同時師資隊伍也在籌建中,創新創業類的比賽有專項資金的支持,進展的比較順利,高校也創辦了“創業孵化園”或者是“創客空間”等,用于學生的實踐教學。學生在參加創新創業類的活動的過程中確實收到了不錯地效果。所以學校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類的比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
四、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幾點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培養一批擁有較高的創新創業意識、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畢業生。學校應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參與度、對政府政策回應率和企業需求的關注度。另外,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的突出特點,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必然要求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適應“互聯網化”的時代要求。為了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參與度、對政府政策回應率和企業需求的關注度,學校應加強網路平臺建設。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倡雙導師制度。即建立校內創業導師+企業導師聯合指導的團隊合作制度。在建設師資力量的前期我們可以從企業中聘請一些既具有實際管理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管理理論修養的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咨詢師、創業投資家到學校任兼職教師;與此同時學校還應當創造條件,積極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咨詢、企業創辦經營以及各種研究活動,努力培養一支屬于高校自己的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為后期的創新創業教育積蓄師資力量。
3、提升協同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高校在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應該充當更重要的角色——協同高校內外環境,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專業課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相結合。另外,高校部門之間的協同發展如果有一套完善的工作體系將更有利于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學校與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協同發展可以通過共建創業園、創新基地、等形式,實現政、校、企、三者協同運作、共同發展。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搭建一個擁有更多機遇與挑戰和展現自我的平臺。
2016年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國家級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10086014
【參考文獻】
[1] 余琛琳, 湯 球, 趙善民, 等. 探索構建基于比較醫學的創新性實驗教學體系[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4,31(4):180-182.
[2] 劉志華. 關于促進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建議[J]. 中國高新區, 2015-03-20.
【作者簡介】
通訊作者:周燕(1963—),女,河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