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或大或小的考試閱讀的比重隨之越來越重,閱讀能力需要提高,而影響閱讀的關鍵問題所在是否能夠有技巧的閱讀,并且理解作者的語言文化背景以及綜合技能的運用能力進行推斷。本文任務是結合中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做分析,找出關鍵因素,目標是通過找出的問題實施相應策略和途徑有效的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問題;策略;教學啟示
隨著近幾年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通過視覺數字媒體的傳播,閱讀已經是在我們生活種無處不在。文字是信息傳播中至關重要的途徑之一,文字的閱讀可以給讀者傳遞表達者的思想觀念,可以用于法律的約束作用,可以用于經濟文化的傳播,同時閱讀也是在中學英語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識字讀文章,但是進行外語閱讀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第一反應就是會產生恐懼心理。通過隨機選取高一四個班兩百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數據顯示取得高分組和低分組在顯著水平上出現差異說明高閱讀水平與某些相應的技巧策略的使用關系密切。因為閱讀在外語學習中被視為一種技能,而這種閱讀技能的能力需要被提高,以下針對中學用英語閱讀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技巧策略。
一、關于中學生英語閱讀問題
英語閱讀成為學生考試中最難以過關的節點,很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就是太過于注重詞匯和語法的學習,長期以來似乎詞匯和語法是英語學習中的重中之重的模式已經成為一種學習訓練閱讀的不可改變的觀念,認為掌握了詞匯和語法,閱讀就沒有大問題了,這種模式是沒有錯的,但是除此之外還需要有技巧的閱讀,理解作者的語言文化背景以及綜合技能的運用能力對文章的推斷。
有技巧的閱讀,包括泛讀,掃讀和精讀。泛讀通常用于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訓練一篇閱讀文章時可先進行大幅度的瀏覽,在瀏覽過程學生可勾畫出自己認為的重要信息點,以便第二次閱讀加深印象。掃讀通常用于尋找某個特定的信息,如題干中給出的人名、地名、時間都可以根據掃讀的方法找到相應的段落。精讀通常用于長難句的分析以及對文章語言背景的仔細研究和推斷。
大多數學生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讀懂了文章,但是訓練做題時錯誤率極高,是因為沒有分清楚主次信息的重要性,缺乏問題分析的能力,沒有正確的判斷導致意向偏錯。閱讀訓練錯誤率的呈現也包括語言文化背景的影響因素,有時學生認為自己詞匯量的不斷擴充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卻還是跨越不了錯誤率,是因為文化差異。我們雖然看懂了文章的大意,可是不了解作者寫文章身處的背景以及當地的文化,因此不能從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深層次的意義,往往容易導致學生在做題時意向上產生偏差。所以說,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知識的要求,文化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密不可分。
英語閱讀中最令學生苦惱的就是屬推斷題型和完形填空莫屬了,推斷題型需要學生的綜合技能的運用能力對文章進行推斷,要有詞匯的積累以及對長難句的分析能力,并且聯系題干所給出的問題通過文章中的上下句做出推論,站在作者的角度不斷地去推理,注重文章中作者所隱含的言外之意。當然,閱讀中最容易失分的還要包括閱讀中的完形填空的做題,是由教育心理學家捕獲格式塔心理學理論的封閉觀念,就是在一個不完整的圖像里填補空白的能力,格式塔系德文“Gestalt”的音譯,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離特性的有機整體。此題型也同樣需要綜合技能的運用,包括最基礎的詞匯和短語的知識積累,對于語法結構的熟知,并且聯系上下文,通過對語意語境語言文化背景的分析,確定作者的觀點角度。
閱讀中存在的一個隱患問題就是在閱讀者可以閱讀的情況下存在閱讀不流暢,一般來說,流暢性包括快速和自動單詞的識別,基本的語法信息和詞的詞性以及結構信息的組合。那么我認為,英語閱讀和完形填空的做題步驟大概可分為三步。首先,對一篇文章進行通讀,也就是上部分中提到的泛讀,勾出重點詞句,了解文章大概意思,如果對于完形填空第一篇的泛讀,應把文章和題號相結合,選擇學生自己認為相對容易并且把握大的相關題做出正確選項;再者,進行第二遍閱讀時,應做出掃讀的要求,再結合題干所給出的關鍵詞句,找出文章中的特定的例如人名地名時間的相對應信息,也可以與自己第一遍勾出的重點相比較,選出能在文章中所給定信息的題目的答案,對于完形填空第二遍所要求的是能在看懂文章的基礎上再一次通讀選出選項;最后一步,也是對學生來說關鍵性的一步,仔細精讀整篇文章,閱讀中要求研讀題干所要求的推斷題,題干有可能是給出一句話,選擇正確或不正確的選項,學生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疏漏“不”字,可能文章看懂了但是因為疏忽而導致的錯誤應該舉偏補弊,及時改正,做題時多加注意題干的要求,有可能是要求推斷整篇文章的主旨,此時聯系上下文推理,也有可能是推斷作者在某個觀點的態度是否積極消極或者贊成與否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問題。
總的來說對于英語閱讀和完型填空這一類大致相似的體裁文本,都是要有技巧的閱讀,有一定的語言文化知識積累,和較好的綜合技能運用能力。
二、教學啟示
詞匯是為閱讀打下好的基礎,詞匯量的不斷擴充,閱讀的泛讀時間也隨之縮短,會更有效的在短時間內從文章中獲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可以通過對詞匯發音,詞匯結構等不同方面擴充詞匯量;并且語法也是閱讀中的基礎,要熟知語法,是否能看出文章中出現的句子的語法結構,是賓語從句還是表語從句,可以通過句子與句子之間對比的方法,中文與英文對照的方法學習語法知識。
有了詞匯與閱讀的基礎,其次,要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多方位思考,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判斷正確的意向。再次,要進行廣泛的英語閱讀,比如英語雜志期刊,英文報紙,以及書籍的閱讀,提高文化視野,了解語言文化的背景,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增強掃讀和研讀的能力。在進行廣泛的英語閱讀的同時,可采取大聲朗讀英語文章的方式進行記憶,熟讀文章,熟悉單詞短語以及連貫句子之間的結構和語法,并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
此外,最重要的是閱讀的訓練,可以分散式訓練,也可以集中式訓練。分散式訓練注重學生本身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相對來說適合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做到自我訓練和自我檢測;而集中式訓練注重于對英語閱讀速度的提高,學生一起集中訓練使得相應的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下一次可以再縮短時間完成相應任務,依次提高泛讀的能力,主要針對于有“英語閱讀焦慮”的學生,累積的做法使得學生輕松還可以做到提升效率的有效性,以及改善了閱讀的流暢性,這種實行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其對英語閱讀感興趣并提高閱讀速度掌握對英語閱讀做題的技巧。其中老師也最為關鍵,要做到減少學生的閱讀焦慮。許多發表的研究對英語閱讀焦慮的問題表明,外語閱讀焦慮確實存在在大多讀者中,有一個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閱讀焦慮,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所存在的任何有的恐懼寫在黑板上或公開討論彼此的焦慮問題,同時共享一樣的緊張或不滿,共同的引出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者也因為自信是一個可以解決學生閱讀焦慮問題的一個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自我直覺能力和實際表現,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提高自信心來減少閱讀焦慮。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可以成功的這一重要心理自我強化概念。除以上的,我認為學生自己我的心理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老師的幫助,學生自我本身應逐漸做到對自己心理的強化,有適當的心理暗示和鼓勵,消除對英語閱讀的焦慮隱患,如果結合教師的有效方法的幫助,學生自我的努力,英語閱讀焦慮根本不會再存在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君健. 高中英語閱讀策略使用現狀調查研究報告[J]. 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 2008.
[2] Brown. H. D & P. Abey wickrama. 語言測評:原理與實踐課堂[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241.
[3] 張朝暉. 中學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策略[J]. 考試周刊, 2008.
[4] 茹克葉·穆罕默德. 安靜外語教學法[M].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73.
【作者簡介】
張沈巧(1993—),俄羅斯族,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外國語院英語師范系5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