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在高校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教學是大勢所趨。目前很多高校都采用思想政治網絡化教學,但是因為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方法和完善的理論體系,大學生網絡化思想政治教學也迎來一系列的挑戰和機遇。本文闡述了網絡環境下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據現存的問題提出了創新性方法,以期對其他高校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網絡環境 高校 思想政治 創新方法
21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幫助大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在網絡化環境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提高教學質量產生了積極地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結合思想政治課程和網絡環境,努力完善網絡化教學體系,形成一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理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貢獻。
一、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必要性
(一)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創新是當今社會的主旋律,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斷主動創新,才能反映出高校教學的生命力。沒有教育的創新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要想不被歷史的洪流所淘汰,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培養創新性人才,而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是利于培養人才的手段,將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是符合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基本需要
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開拓了大學生的知識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其發展離不開網絡技術的發展。新時代下的網絡技術能為大學生提高最有時效性的信息,有利于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這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問題現狀
(一)完全開放的網絡環境影響了大學生的判斷能力
隨著信息的爆炸式增長,網絡技術如同一把雙刃劍,在為大學生開拓眼界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面對錯綜復雜的信息,很多學生都沒有正確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導致很容易受很多表面信息的誘導,媒體帶有傾向性的報道,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事情本質的能力。同時,網上還本有大量具有煽動性的惡意言論,都對學生的信仰產生了影響,不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規范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二)不合理利用網絡應用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
現階段很多高校都采用網絡化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但是很多教師不會合理的使用網絡手段,沒有良好的計劃,導致課堂網絡的濫用,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還有的教師在為學生進行網絡化教學時教學內容不過關,沒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信息,使得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創新方法
(一)創建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
優化校園網絡環境是進行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高校需要不斷加強校園網絡的文化建設,提高大學生提高是非的辨別能力。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網絡環境較為復雜,創建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是當務之急,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對網絡信息進行有選擇性的接受,在以網絡為手段學習思想政治時,絕對不能偏離學習的主線,對學生的培養時刻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認識美德,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二)健全管理和監督制度
由于網絡環境中很多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應當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和監督,健全和完善校園網絡管理制度是關鍵。校園網管理員要剔除魚龍混雜的信息,凈化校園網絡的環境。此外,還應該組織大學生學習校園網絡的規章制度,規范網絡行為,讓大學生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為網絡活動的進行提供保障。
(三)完善網絡化教學理論體系
目前我國缺少一套完善的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正確的理論能夠為網絡化教學的進行指引方向。我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使理論體系具有中國特色,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地人生態度。此外,其他高校都應學習開展思想政治網絡化教學,不斷擴大學生的參與規模,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接受這種教學模式。
(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提高教師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對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高校政治教學大多墨守成規,課前的備課內容很少改變,課上講的內容大多也沒有什么變化。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以往教師的知識儲備量和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不得不拋開陳舊的教學觀念、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重新進行備課,在新的教學內容中融入很多時代因素,以滿足學生對新信息的需求。思想政治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信息更新換代較快,進行思想政治網絡化教學有利于教師的課堂創新,開拓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思考。
(五)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只有通過實踐來檢驗和加強,以往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只有短期支教、志愿服務活動等,今后可以加強網絡實踐活動,脫離課堂的局限,利用網絡互動、實時的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網絡社會實踐活動。如鼓勵學生自己建立自己的網站,將自己的學習心得、視頻資料、圖片資料等共享到網絡上,借助網絡平臺進行資源共享,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工作者采用網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大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的。因此,網絡化教學必須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教育工作者必修結合思想政治學科的特點進行網絡化教學,不斷地完善網絡化教學理論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海防.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江蘇高教,2013,(04).
[2]郝坤安,張高旗.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3]王盛.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亞太教育,2016,(10).
(作者單位:長春光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