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菲
[關鍵詞]互聯網;服務鏈;傳統行業
互聯網其實沒有改變或顛覆任何行業,它只是讓我們的市場競爭更加透明、更加高效、更加公平,它讓商品能夠以一種更加親切、更有魅力的方式,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大眾的視野。在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馬云、李彥宏等互聯網界的大佬們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此次馬總的提案:互聯網+。可以理解成互聯網與其他行業的融合或滲透,具體表現就是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相互合作。或者說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去改變傳統行業,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連接起來。“連接一切”也一直是騰訊的口號和終極目標,在社交領域騰訊早已是壟斷的位置。微信、企鵝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模式,而傳統的社交方式也正在退化,有一天可能會徹底被淘汰。
實際來看,互聯網對現代商業,其實只改變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加長了服務鏈。傳統行業,只有當你進入商家經營區域,你才有被服務的機會,客戶是第一,客戶決定公司的業績。但互聯網進入以后,客戶依然是核心地位,但用戶取代了客戶的大眾位置。你也許不喜歡或者不偏好這一類產品,但你可能已經被作為潛在的客戶,作為服務對象,成為市場運營的一個重要目標。而當你完成或接受了一次完整性的服務以后,傳統行業也只能更多靠產品服務的性價比,來留住客戶。而互聯網思維的運用,讓企業產品的價值更好地延伸到客戶的日常生活,繼續做好服務,尋求建立一種“感性關系”,進而完成更多商業價值的實現。傳統消費模式,在你付完費之后可能就意味著這一次消費過程結束,但如今,它卻成為未來一個消費旅程的開始,企業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推送相關有償價值服務,用戶自然選擇,現代企業的服務鏈,得以大大延伸。
第二件事,增加了服務成本。通過互聯網轉型后的企業,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即必須擁有巨大的、免費的用戶群。唯有如此,百分之幾的付費率才能產生足夠的收入和利潤。但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傳統行業,想要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的用戶,更多也只能靠所謂的“免費”來吸引和增加流量,用戶數量與質量決定企業價值。2014年滴滴與快的的競爭,兩家大面積紅包配送,吸引了大量的用戶流量,而到現在兩家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免費、優惠券、打折等更多吸引用戶的優惠活動,使打車軟件件用戶數迅速增長。而這種在前期的“免費”服務,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實際市場開發的成本。盡管這也為未來的價值挖掘打好了夯實基礎,但很少有大公司的支持,很多企業都死在了等待用戶的道路上。
另外,所謂的提升用戶體驗,實質其實也是一種企業附加服務的提供,比如說,你買一個平板,傳統行業,可能就會直接將產品裝訂好之后,寄給你。但現代互聯網企業,可能就會幫你把前面幾步做完,提前幫你組裝好版型,并充好電,并附帶寄送一個用戶提醒和服務二維碼。這些其實都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服務運營成本。但這種成本,在現代企業來看,卻是必須要投入的“用戶體驗”,因為消費者認為,這些事從不是商家該做的,但如今卻做了,從而使消費者地位得到肯定。但這些提高用戶體驗的方式,一旦消費者習慣以后,成本也將會繼續增加。
第三件事,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傳統行業里,商家與消費者(客戶),總的來看,是一種不對等的互惠關系。商家有消費者需要的東西,消費急需某種產品來滿足自己的使用需要,也因此,商家是處于一種“高姿態”的地位,消費者沒有更多的議價權,更沒有實質性的材料或依據來幫助自己實現最好的購買體驗。但有了互聯網以后,消費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網上獲取到,“我買你的東西”,理由可能不再單是以前的“我需要”,而附加了“我喜歡你這個人,認可你的服務態度或認同你的公司文化”等感性因素。而這也是互聯網對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最大貢獻之一,即加快了現代服務業的重組、改進與提升,包括網絡的去中心化特點,都讓消費者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短短幾年電商就讓許多傳統企業倒閉,集中體現在零售行業,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融合和滲透,最終會不會加快實體行業的消亡或萎縮呢,雖然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傳統企業仍然有自己的生命力,那些強調線下體驗的行業不會受到電商的影響。還是那句話,互聯網并非是萬能的,在相互彌補、相互共贏的前提下,馬化騰提出的這種互聯網思維將會大行其道。最近幾年實體行業也在嘗試著互聯網思維,并且通過網絡營銷獲得更多的銷量和利潤。
因此,互聯網行業發展至今,行業進入優勢與參與熱情正在逐漸消退,免費成本正在逐步提高,而真正的以實體為主體、深化線下渠道、注重消費閉環建設的互聯網公司正在越來越多的興起,或作為轉型目標。互聯網的理性思維在慢慢替代以往的瘋狂,而未來,如何更好地改善生活、提高效率,這些本質特點將逐漸成為互聯網產品的核心,產品本身才是王道,而絕不是單單的領眾情懷或新穎概念,互聯網作為多元渠道而非產品的特點將會越來越明顯。
互聯網能否真正顛覆傳統行業,現在誰也說不準,不過不管如何,企業是為顧客和用戶服務的。得不到用戶的支持,再牛的思維也沒法實現。互聯網滲透到其他領域,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利潤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