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翔
[摘 要] 從某種程度上講,商業銀行成長史也就是一部創新史,金融創新屬于實現商業銀行健康成長的原動力以及持續推動力,在金融創新的前提下,商業銀行一次又一次地實現了重大飛躍。文章就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制約因素展開詳細論述,并提出合理化的金融創新手段。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金融創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46
[中圖分類號] F830.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3- 0087- 01
0 前 言
現階段,商業銀行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信用中介職能、支付中介職能、信用創造職能以及金融服務職能等,在現代化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國的商業銀行也在日益擴大,并面臨著巨大挑戰。目前,怎樣在全球經濟沖擊與激烈同業競爭背景下尋求自身特色,積極挖掘核心競爭力屬于商業銀行發展的一大難題。
1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制約因素
(1)創新人才匱乏。從專業化角度出發,商業銀行的經營人員以及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屬于商業銀行增強金融創新能力的基礎條件。在日趨激烈的銀行競爭中,大部分商業銀行經營人員在市場開拓方面、優化銀行服務方面以及金融技術進步方面都比較乏力,往往過度重視傳統形式業務以及傳統市場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商業銀行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趨向于傳統形式的行政化管理,而且對于新業務以及新技能的培訓相對較少,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求。
(2)市場觀念薄弱。目前,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主要是依靠現有人員以及經營網點,在技術投入、服務投入以及市場投入上相對較少,從而使得商業銀行的相關業務在科技含量上相對較低,因缺乏科學化的市場營銷理念,于業務涉及與開發上沒有專業化的市場調查,在客戶消費需求層面不夠充分,一些銀行服務與科技應用之間不配套,甚至存在盲目開發的問題,使得新業務推出之后,市場上的反應不明顯,最終的經營效益不高。
(3)金融創新機制欠完善。現階段,國內的商業銀行在完善度上還不夠。一些商業銀行在治理結構上沿用“行政層級”結構,所以針對產品創新,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而且在創新設計工作、創新監控工作以及考核工作上的人才相對較少,難以保證金融創新工作的有序開展。
2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途徑
(1)加強觀念創新。商業銀行需要不斷轉變傳統形式的經營思想,對現有觀念進行更新,并將市場作為創新導向,將效益實現作為目標進行創新。實質上,商業銀行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然而,仍然有少部分商業銀行將存款作為經營中心。所以,金融創新期間,必須要引導相關工作人員積極轉變傳統化的經營觀念,實現以利潤為目標的集約化金融創新經營。
(2)采用差別化創新手段。金融服務從始至終都是面向客戶的,因此,商業銀行應樹立起以市場為導向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原則,堅持靈活多樣以及隨機應變的商業銀行經營理念,從客戶日益變化的個性化需求與市場發展情況角度出發,及時調整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決策與方向,然后結合需求所具有的規律性進行引導客戶需求以及創造客戶需求,并制定出科學化的金融創新風險管理方案。
(3)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管理制度。金融創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銀行業務的多樣化以及豐富化,但是也會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此外,銀行業務與產品創新通常情況下會因時間緊迫出現業務先行以及制度落后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商業銀行積極宣傳以及樹立起科學化的經營風險管理文化,對創新流程進行不斷完善,進一步增強風險管理人員所具有的風險意識和素質水平,有效梳理風險的內部控制流程,積極落實金融創新責任制度,日益優化金融創新的風險管理手段。對于金融創新風險防控機制的建立,應確保信息渠道暢通化,實現持續性監督管理。
(4)強化技術創新。現階段,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以及業務操作工作中離不開信息技術,其金融創新工作也逐漸向著高技術含量方向發展。例如,客戶資料傳送環節與行業共享環節的便利化、業務辦理簡單化、對于客戶需求研究分析的系統化與快速化等都能夠為金融創新提供較大便利。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系統中,能夠使金融創新存在不同特性,避免產品以及服務層面的同質化。
3 結 語
總而言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工作不容忽視,在商業銀行健康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在利率市場化程度加深、金融監管強化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新形勢下,商業銀行必須要最大限度擺脫盈利結構單一化以及同質化競爭狀態,及時防控金融風險,推進綜合服務創新、移動支付創新以及數據核心應用等金融業務創新,從根本上實現商業銀行產品以及服務的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