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王成偉+劉綺
摘要:在國際教育認證背景下,培養應用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是21世紀高等教育的關鍵,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筆者結合所在醫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以專業素質和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核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及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培養應用型醫學影像專門人才。提出的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實踐應用型醫學影像學人才的教育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為新形勢下醫學教育的教學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國際教育認證;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178-02
一、引言
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模式,是醫學影像學本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學生掌握醫學影像學知識、提高診斷能力和解決實際醫學問題的關鍵,也是醫學影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在目前的影像學教學模式和方法中,病例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在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被普遍采用,直觀的病例影像增強了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認片能力,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診斷能力和臨床應用能力。而在新的形勢下,醫學影像學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講片子,學生在課后進行實習觀片書寫報告[1],已無法適應目前的培養體系和培養目標。醫學影像學數字化的建設,已要求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徹底的改革。
在國際教育認證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突出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教學模式已被多數教學型醫院所采用。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為核心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方式,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醫學影像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診斷能力的培養,開展自主學習成為當前醫學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
筆者結合所在醫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聯系醫學影像學的教學實際以及新形勢下對影像學人才的要求,以專業素質和研究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核心,以提高影像學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對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進行優化,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應用型醫學影像專門人才,形成以“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的新的教學模式,探討其在培養應用創新型醫學影像學人才中的實踐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主動思考、運用知識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的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實踐創新型醫學影像學人才的教育教學持續改進體系和機制,為新形勢下醫學教育的教學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二、醫學影像學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醫學影像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還是按照教科書的順序,教師對主要組織系統的成像原理、CT、MRT成像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對比分析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影像、異常影像及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方法和原理。但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少涉及影像學的臨床表現及其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而缺乏實踐教學意義。由于醫學影像學是一門分析影像圖像并給出診斷結果的學科,如果在實踐教學中,缺乏影像圖像的情況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出現較大的偏差,更多的內容學生無法理解,需要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去死記硬背,更談不上對影像圖像的表現及其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所以,學生會感到影像學學習困難、枯燥,從而無法提起學習興趣[8]。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學生對知識原理的掌握,學生對疾病的成像及其診斷缺乏系統認識,也不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診斷方法。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這種教學模式與醫學影像學有限的課時有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對基本的成像原理和應用進行講解,很少對疾病的臨床應用和其他的成像特點進行講解;另一方面醫學影像學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沒有影像圖像就無法對疾病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其診斷水平也無從談起。醫學影像學本身課程的理論及其專業性強,學生除需要掌握醫學的基本知識外,還需要掌握較多的臨床醫學、計算機等多方面的知識,再加上教學內容的抽象,學生缺乏實際的實踐經驗。因此,有必要對醫學影像學課堂教學進行相關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正確轉變認識,授課過程中適當地添加疾病的其他影像表現,并進行各種圖像間的比較,這對提高核醫學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臨床技能非常有必要。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影像學教學體系
在國際教育認證背景下,培養應用創新能力強的醫學影像學高素質人才,需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引目標,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影像學教育教學體系,優化影像學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實踐創新型醫學影像學人才,是構建影像學專業教學體系所要達到的目標,并且這種人才培養體系在實施過程中要具有可度量的具體指標,能夠用于評價學生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構建適應國際教育認證體系的醫學影像學教育教學體系,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模式、精品課程建設中等突出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在思維方式和影像診斷方法方面得到系統訓練,提高醫學影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
通過醫學影像學專業教育教學的實踐,在醫學影像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上,首先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基礎課程體系和專業核心課程培養體系,包括系統的基礎課程群,涉及主要組織系統的成像原理、成像方法、影像診斷報告的書寫、影像圖像的臨床表現及其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和方法;其次是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的醫學影像學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包括影像學課程的自主學習平臺、影像圖像診斷與實訓平臺,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對影像圖像臨床表現的鑒別能力和實際醫學疾病的診斷能力;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和實踐,通過持續改進的考核和反饋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和考核,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定量的反饋和評價,對課堂教學模式、實踐培養體系進行持續的改進,并進一步對培養目標進行持續修訂。
(二)以培養目標為導向是醫學影像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根本
1.醫學影像學的培養目標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所達到的理論水平、診斷水平及其臨床應用水平進行的定量評價和總體描述,對學生畢業后能夠達到的職業層次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性評價,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實踐培養體系進行持續的改進,培養目標要適應國際教育認證對學生的具體要求,并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
2.畢業要求是對該專業的畢業生畢業時應該掌握的知識、原理、技能和診斷能力及其臨床應用能力的具體描述,通過三個階段的學習和實踐,重點掌握主要組織系統的成像原理、成像方法、影像診斷報告的書寫、影像圖像的臨床表現及其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掌握基本的診斷方法和診斷技巧,達到培養方案中的畢業要求。
(三)持續改進是醫學影像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支柱
只有不斷評價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對教育教學環節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進和完善,用持續改進理念來推動教育教學體系的建設。
四、結論
在醫學影像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突出醫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教學思維方式,以專業醫學素質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核心,以提高影像學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對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進行優化,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醫學影像學課程內容的有效調整,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應用型醫學影像專門人才,并借助發達的多媒體技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質量的影像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莊治國,吳曉芬,殷焱,許建榮.PACS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療設備信息,2007,22(9):58-59.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Imag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LI Lin,WANG Cheng-wei,LIU Q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ihezi,Xinjiang 832000,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rtification,the training of high quality talent is the key t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work in the hospital,in order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as the cor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s the goal,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reform,teaching methods,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medical imagi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imaging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of cultural science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creditation;medical imaging;teaching mode;talent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