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美
【摘要】在大學英語“三堂聯動”的O2O教學模式中,教師的“獨裁者”角色被粉碎,在“三堂”的線上線下教學中通過培訓者、組織者、協商者、指導者和評價者的角色逐漸放權給學生,學生通過學習內容決策者、“小老師”和評價者等角色實現課堂翻轉,主體地位提升,從而提高其外語應用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種師生角色的轉變有益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培養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師生角色轉變 “三堂聯動” O2O教學模式
一、引言
就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繼而提出要“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為了實現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實施了大學英語“三堂聯動”的O2O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各自擔當的角色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教學效果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二、“三堂聯動”的O2O模式對師生角色重建的要求
“三堂聯動”的O2O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教學場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面都進行了革新,因此要求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動態即時地轉變自己的角色,以保證新模式的成功實施。
在教學理念上,以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為指導,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要有利于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思辨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最終把他們培養成符合時代需求的國際化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放權”,不能再做傳統課堂中的“獨裁者”,不能按照教師設計好的“流水線”生產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在教學場所方面,“一堂”變為“三堂”,即傳統課堂+多媒體課堂+網絡課堂,形成線上線下交流互動。教學場所的變化順應科技的發展及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多媒體及網絡課堂的引入會讓學生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被關閉在“象牙塔”中與時代脫節,而且為學生創造了側重于某
(些)方面能力發展的環境和氛圍。這就需要學生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和氛圍,運用好這些輔助工具去進行主動學習。在教學內容方面,不再局限于一本或幾本教材,而是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既往認知情況及學生個人需求,有的放矢的選擇并與學生協商學習材料;學生不再是教師讓學什么就學什么,他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地擔負起部分地選擇學習內容的責任,不再做被“灌輸”的對象。在教學方法上,“三堂”的環境本身就要求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每一堂采取怎樣的方法要因地制宜,要適應環境變化、與培養目標相符。在教學評價上,“三堂聯動”的O2O模式則采用了更為科學客觀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終結性評價是比較傳統的方法,如何實施好形成性評價,是師生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
三、“三堂聯動”的O2O模式中師生角色實施
在不同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擔當起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取決于培養目標、學生的需求、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方法的改變以及教學過程的實施。
1.教師角色的具體實施。正如Richards 和 Rodgers 在《語言教學的流派》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教師的角色與下列方面相關:教師所發揮的功能,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掌控程度,教師對教學內容選擇的決定程度,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模式。
首先,教師是一個新模式實施的培訓者。在開學初的軍訓之余,教師首先對學生進行了“三堂聯動”的O2O模式的學習意識及學習策略培訓,跟學生講清楚他們的大學英語學習將要以怎樣的形式發生以及為什么要以這樣的形式發生,最重要的是強化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向他們講解學習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接著帶領學生到三堂中進行新模式的實踐學習。傳統課堂部分學生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接觸的比較多,比較容易;多媒體課堂部分主要對學生進行了微課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的培訓;網絡課堂部分主要是應用軟件MyET、傳神翻譯軟件及泛雅系統使用的培訓,為學生逐一注冊并演練學習方式。
第二,教師是教學活動進行的組織者。傳統課堂的教學采取的是互動式的教學法,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新聞報道、討論、辯論、答疑等。教師根據學生的意愿,將學生排序,每次安排兩到三人進行課前英語新聞速報,報道內容為時事新聞,每人約1-2分鐘的時間,報道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辯論等;組織學生學習規定任務中的重點和難點,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答疑。多媒體課堂主要以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將學生分組排序,學生根據傳統課堂的學習主題,在課外延展學習,就學習內容制作微課件,課堂上每次安排三組進行微課教學展示,展示后組織師生評價。
第三,教師是教學內容的選定者和協商者。在“三堂聯動”的O2O模式中,教學內容分為規定內容和自選內容。規定內容是根據教師的專業所長,學生的認知基礎及教學大綱的要求由教師選定的學生必須學習掌握的內容。傳統課堂上規定內容為《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網絡課堂則規定學習MyET教學平臺提供的“走遍美國”的聽說教程和傳神翻譯平臺上從大數據中選定的翻譯內容。自選內容是指學生的新聞報道,多媒體課堂的展示以及網絡課堂的自選學習內容。自選內容在學習前學生需要與教師溝通協商,以確定其具有可學性。
第四,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監督者和指導者。并不是每位學生都如想象的那樣在每一課堂都會按部就班地學習,特別是在多媒體課堂中翻轉課堂的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依賴組長,自己則什么也不學也不做。因此必須在課前溝通,對他們上傳到泛雅學習平臺的課件中各自的學習成果加以監督指導,確保小組成員都參與到學習及展示中。對網絡課堂的監督指導也很重要。規定任務的MyET部分通過即時追蹤學習過程中系統保留的學習記錄進行監督;傳神平臺的翻譯則要求他們對完成的翻譯任務即時提交,教師在線指導;而網絡自選任務在每次學習完之后他們都要填寫自選任務記錄表并上傳,教師通過QQ群進行個性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