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
摘 要: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業的發展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趨勢。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社會中的旅游服務業旅游管理業日益興盛,導致對旅游管理的人才需求出現了大的市場缺口。高校作為為社會各領域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學校各專業的課程設置非常的重要。要想讓學校教育不脫離社會,讓學生不再面臨畢業等于失業的窘境,讓企業不再面臨招收的應屆畢業生理論知識與崗位實際需要的能力不相匹配,就需要學校的教育,尤其是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符合實際崗位需求。基于此,本研究開展了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以期為將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崗位能力;旅游管理;專業體系
一、引言
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業的發展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趨勢。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社會中的旅游服務業旅游管理業日益興盛,導致對旅游管理的人才需求出現了大的市場缺口。高校作為為社會各領域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學校各專業的課程設置非常的重要。鑒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巨大市場缺口,為了保證高校向學校輸送的人才質量,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
二、課程體系建設
1.課程體系建設伴隨著課程體系改革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業的發展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趨勢。旅游服務業旅游管理業的日益興盛導致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市場需求缺口加大,這其中隱含著很多問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高校輸送的人才質量無法適應社會與市場的需求。而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課程體系建設相對市場發展來說滯后。綜上所述,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就是進行課程體系改革。
2.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旅游管理方面的就業市場呈現出以下特點:一,很多旅游管理的崗位缺少優秀的人才;二,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中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問題,主要原因如以下2個方面:
第一方面,目前的課程體系脫離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我國高校中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脫離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導致高校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與企業旅游管理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第一是由于高校并沒有或者沒有進行正確的市場調查,導致對市場上的職業崗位能力分析錯誤,制約了課程的設置。第二是由于很多高校固步自封,缺乏創新,沒有對課程進行開發。第三是由于高校建設課程體系時,缺少與企業的合作。第四是由于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多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操作能力鍛煉不足。第五是由于課程體系改革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變革,滯后現象明顯。
第二方面,課程內容脫離職業資格標準。目前,學校進行專業課程設置的時候強調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把握,偏向于將學生培養成“無所不能”的人才,然而,這一教育理念與市場上需要的人才不太相符。例如,市場上對各種職業通常都設置有職業資格考試,只有將學校的課程設置的與職業資格考試掛鉤,才能讓學生在走入職場進行職業資格考試的時候具有優勢。如,導游崗位需要具備國家導游員資格證;休閑旅游產品策劃與營銷崗人員需要持有策劃營銷師的證書。
三、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
1.崗位能力的界定及具體要求
(1)崗位能力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與學術界常提到的“能力本位教育”如出一轍。這種觀點提倡我們高校職業教育的存在和發展將能力作為基礎。早在80年代,歐美的很多國家就已經認識到能力本位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并開始倡導這種教育理念。隨著近些年的發展,各國針對本國的國情,都對能力本位論進行了不同的解釋。本研究將崗位能力基礎上的課程體系建設看作是能力本位教育,是在認可能力本位教育的這一定義的基礎之上的。即,能力本位教育的能力是指人才所掌握的知識,擁有的技能以及所持有的態度等三者的集合體,它指的是一種職場中需要的綜合能力。崗位能力指的是在工作崗位上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
(2)旅游管理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
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未來就業主要面向兩個方向的崗位,一個方向是專業就業崗位,其中,專業職業崗位通常又按照人在崗位上的發展階段分為三個階段的崗位,第一階段為初始階段的就業崗位,如旅行社導游這一就業方向的地接導游崗位;景點景區的講解員方向的景區講解員崗位。第二階段為發展階段的就業崗位,如在旅行社中計調和外聯方向的計調與外聯崗位;會展策劃師職業方向的會展策劃人員。第三階段為職業提升階段的職業崗位,如休閑旅游企業管理者職業方向的休閑旅游企業管理者崗位;會展項目管理者方向的會展項目管理者崗位。另一個方向是相關職業崗位,其中包括景區服務、接待服務、旅游咨詢等等。
2.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要經過以下流程:
(1)了解學生目前掌握的知識,擁有的能力。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進行評估。
(2)確定旅游管理專業相應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本研究經過對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基本情況的調研,結合旅游管理相關企業的調研結果,針對本專業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并多次邀請旅游管理專業的專家學者以及這行業的精英人士參加座談會進行討論,對從事這些工作,完成這些任務需要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即職業崗位需要從業者具備各種職業能力)進行研究。此外,還要深入企業進行調研,讓企業參與到職業崗位能力的確定中。
(3)將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和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進行對比。將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和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進行對比,對于學生已經滿足的繼續加強,對于學生尚未具備的,通過課程改革進行培養。
(4)將職業崗位與崗位能力進行細分。通過對職業崗位與崗位能力的深入系統研究,將將職業崗位與崗位能力進行細分。
(5)將細分的職業能力對應到相應的課程中,進行課程計劃編制。
(6)根據課程計劃,對教學進程進行安排。
3.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體系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在與企業進行反復溝通的基礎上進行崗位確定,在崗位確定的基礎上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崗位能力的認識,然后,才能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體系的建設。
第二,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體系建設,不能一股腦將所有課程設置簡單粗暴的與職業崗位能力結合,要經過系統性的、專業的、科學的分析研究,調動企業積極性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觀能動性,借助學校的科研優勢給出系統化的、科學的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四、結論
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不僅是解決學生就業困惑的重要舉措,更是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必然之舉。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要的流程:(1)了解學生目前掌握的知識,擁有的能力。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進行評估。(2)確定旅游管理專業相應的職業崗位能力。(3)將學生已經擁有的知識和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進行對比。(4)將職業崗位與崗位能力進行細分。(5)將細分的職業能力對應到相應的課程中,進行課程計劃編制。(6)根據課程計劃,對教學進程進行安排。
但是,基于崗位能力要求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體系的建設要建立在與企業進行反復溝通的基礎上。第二,基于崗位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體系建設,要經過系統性的、專業的、科學的分析研究,不僅要調動企業積極性,還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觀能動性,借助學校的科研優勢給出系統化的、科學的課程體系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