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
摘 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新時期,教育事業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課改政策的提出,為當代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養成乃至其他學科的學習均有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新時期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為適應教育改革新潮流的必要途徑。以此為出發點,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通過研究和分析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提高策略,有利于充分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和支持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理念;教學工具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均采用著傳統模式,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對教學活動范圍進行強勢的控制,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很難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的現狀導致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始終難有起色。新課改政策的提出,明確要求當代教育教學課堂能夠切實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做好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課堂真正還原給學生,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挖掘,雖然對于新課改政策能夠具有一定的認識,但也依然停留在表層。即便能夠對學生思維擴散的訓練給予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過于形式化。因此,教師應當致力于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迎合新課改政策,切實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此,本文認為教師應當對小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予以密切關注,將數學課堂環境創設為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氛圍,將數學知識生活化,使小學生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從而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組織學生經營模擬店鋪,并利用虛擬錢幣進行交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認知錢幣的欲望,以及加減換算的想法,以此來活化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主要為教師講、學生聽,受傳統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很難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且平等的互動。新課改政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即是強調著師生之間平等地位的構建,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師有必要根據實際狀況適當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對教學形式進行全面創新,以引導學生獨自思考為原則強化對小學生思維活動的教學。例如,在講授四年級下冊四則運算時,應首先讓學生了解加減乘除之間的關系并懂得括號的作用,在告知學生預習后,可適當準備幾道典型的題,如2×(8+4)-4=?以及2×8+4-4=?運用這些難以區分的題目,幫助學生掌握括號的用處,并告知學生括號就是一個小院子,院子里是兩兄妹種的蘿卜,看到括號時應先計算兩兄妹蘿卜的數量,再計算院子外面的,將數學知識靈活化,運用故事方式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以此降低學生計算錯誤率,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需要在教師全面轉變教學理念并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基礎上致力于推動小學生良好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的生成。從概念上看,高效課堂的構建范疇相對宏觀,教無定法,貴在保證教學的實效性。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學習興趣的驅動力往往更加強大。因此,教師應當基于良好的教學環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引導學生在數學知識中探索到更多樂趣,進而形成對數學知識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時間認識時,教師可通過模擬時鐘,讓學生到講臺前調解指針與分針,與學生講解不同地區時間的不同分布情況,讓數學知識與地理知識相互聯系。通過對不同時區的講解,防止學生過于重視數學知識而忽視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們還可舉辦模擬課堂方式,模擬課堂為酒店,而教師充當外國友人,出幾道簡單時間知識,如紐約時間比北京時間慢12個小時,讓學生在時鐘模型中調節出紐約時間等,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四、應用多元教學工具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多為講授式教學,教學工具僅為書本教材、黑板與粉筆,教學的過程幾乎就是教師自說自話的過程,所有問題的提出只要學生能夠回答出正確答案便可達到教學目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育發展的切實需要,因此,教師有必要對教學工具的應用進行多元化創新。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識時,教師可將課堂教育移動到操場中,與學生共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尋找校園中的四邊形與梯形。此外,教師還可借助七巧板,讓學生在課堂生活中接觸四邊形與梯形之間的轉化,了解三角形與四邊形之間的關系等。增加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懂得數學中蘊含的生活趣味,以此加深學生印象,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小學數學課堂可以通過實物、圖片以及簡筆畫等豐富數學學習課堂氛圍,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問答,通過多種方法來豐富課堂內容,活躍數學學習氛圍,采用更加直觀的數學學習方法來加深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印象,便于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通過簡筆畫方法也可以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通過實物以及圖片等聯系到教學實踐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研究已經成為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唯有教師全面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致力于對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并廣泛應用多元化教學工具,才能為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提供更強大的動力。通過研究和分析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提高策略,有利于充分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和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安之.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1(1):96.
[2]黎智鵬.淺析數學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J].才智,2014(30):160.
[3]劉云權.關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解析[J].亞太教育,2015(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