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佳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 401120)
【摘要】在高職院校中,教學督導作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教育目標實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探索如何有效開展教學督導工作,以及從事教學督導管理工作多年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高職院校 督導工作 教學督導 教學檢查
一、督導機構設置現狀
(1)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人員,一是數量不足,難以滿足需要。不少院校的專職教學督導僅是一位主任、一位干事,有的甚至只是一位主任。一些人員相對多的,往往又任務繁雜、職責多種。盡管不少學校還配有一定數量的兼職督導,但他們還有較重的教學或其他工作,能用于教學督導的時間與精力有限。二是一些院校的教學督導主體為退休教師,雖然他們教學經驗豐富,但畢竟離開講臺了,對教學的新變化、新發展有把握不夠的問題,制約著督導作用的發揮。三是督導人員的專業與學科結構不盡合理,使得對有的學科的教學只能從教學方法和規范教學上去督導,教學內容方面不能把關,督導權威性被大打折扣。
(2)目前高職院校中的教學督導工作, 有的學校是教務處負責,成立附屬于教務處部門的一個分支隊伍,人員機構設置沒有獨立性,工作開展也有局限性,并沒能好有效行使督導的工作職責,管理不規范,人員配置隨意性大,變動大,不能保證督導工作的連續性,定位不明確,影響了督導人員在教師中的可信度。
(3)督導制度不夠完善,同時還有其他制度不配套、不合理情況。如人事管理、科研獎勵、教學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的不配套與不合理規定常陷教學督導于進退兩難之地。如:制度規定“教學督導有一票否決權”,但在諸多考核中,督導分所占比例小、權重輕,不具備否決的力度,即使督導打零分也不會令被考核者得到不合格的評價,督導評價對被考核者無實質影響。筆者認為,如果院校再不重視督導結果的效用,教學督導極易成為學校的一種擺設。
(4)督導工作的有限性,在實踐中,高職校的教學督導多側重于對教師教學的督導,且對課堂教學的督導多于實踐教學和實訓的督導;對學生學習的督導是重校內學習、課堂學習的督導,而輕課外學習特別是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間學習的督導;對教學管理的督導往往是側重于對系、部教學管理方面的督導。產生這些情況,固然有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對督導的定位與職責的界定。有的把教學督導定位在教學秩序督查上;重點不突出,檢查的工作面不全,沒有落實到對教學質量,教師能力的提高上,督促教學制度的執行上來,方法單一,觀念比較落后,跟不上教學發展的新理念,在指導和管理時,不具有可操作性。
(5)高職校的教學督導機構大致有四種模式:一為學校行政管理系統的一個處級單位,有行政管理權和教學督導權。因為有行政管理權,益于辦事效率的提高和履職。但也是因為有行政管理權,其工作重心無法都在教學督導上,督導計劃常會落空。二為獨立的教學行政機構、科級,專門履行教學督導職責。與第一種模式相比,其能夠專心于督導工作。但在高校未去行政化、“官本位”思想還很有市場的今天,讓“級別低的”去督導“級別高的”,有著難以克服的障礙,遭遇“小二管大王管不了”的尷尬就成了家常便飯,督導目的難以達到。三是依附教務處模式,即在教務處設督導室或督導組,在教務處的領導、部署下開展工作,至于對教務處教學管理的督導就成了“自己督導自己”,“督管”無法到位。四為相對獨立的咨詢、參謀機構,直接對校長或教學校長負責,履行學校教學督導職責。此督導機構能獨立履行督導職責,但無行政職權,學校對督導結果使用又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督導能起到“督”的作用,卻很難實現“導”和“促”的作用。
(6)在督導檢查過程中,教師和督導人員之間的溝通也存在一些問題,相互的信任度不夠,所以在運行中,矛盾多,沖突也會有。當督導教師檢查一些資料時,發現不規范,不認真,不完整的現象,沒有及時與當事人溝通,指出更改的方案,而直接做出扣分,事故處理的決定,這就影響督導教師和普通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搞高。督導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沒有與時俱進。
二、我校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和改革
(1)高素質的教學督導隊伍,是做好教學督導工作的人員保障。教學督導人員,應熱愛教學督導工作,思想政治素質高,辦事公正,“從事教育管理、教學或者教育研究工作10年以上”,并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宜以高年資的教師為主體,其學科和專業要與學校開設專業相適應。學校可采取以專職督導為主、兼職督導為輔和臨時任務督導為補充的做法,有條件的還應聘請企業人士參加教學督導工作。
(2)教學督導,“督”是手段,“導”是目的,這要求督導人員應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掌握高職教學目的論、課程論、過程論、原則論、主體論、方法論等,樹立正確的教學督導觀,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本,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突出指導、服務、咨詢功能,如此,方可取得應有的工作成效。2、我??茖W建立教學督導機構。? 教學督導機構是有效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組織保障。機構的級別要么與教務處、人事處等相同,要么就無級別,因為無級別就是最高級。同時明確:教學督導機構是為了強化對教學和教學管理的質量監控所設立的咨詢、參謀機構。
(3)我校采取的是返聘高職稱,高學歷,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成立專門的督導工作室,讓督導教師在學校辦公,檢查日常教學情況和專項教學情況。這樣保證了教學運行過程全監督,和教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及時解決教學檢查過程中的問題,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學督導在過程中如何由督為主,導為輔,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督導”,帶領教師學習新理念,進行改革研究與創新,跟上高職的變化,是教學督導的一個主要職責。
(4)在搞好督促檢查工作的同時, 如何在“導”的方面下功夫督導室領導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積極的思考。一是計劃開展新教師培訓,對剛進校的新教師集中培訓,發放合格證書。二是成立二級學院領導的二級督導隊伍,安排他們聽課任務,了解專業教師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能力發揮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對教學水平差的教師,再次組織培訓會,讓有經驗的教師,開辦公開課,相互學習,不斷搞高教學質量。三是是計劃開展說課比賽。開展課堂教學評比,在評比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促進改革的不斷深化,碰撞思想的火花。
相信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工作經驗的不斷總結提升,高職督導工作會更加精彩,有效,督導教師會做出更加有益的探索,在人才培養與素質全面發展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