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華斌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人員,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特點變得更加多樣化,對于班級管理更是充滿了新的挑戰。中職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學校類型,其班級管理更是不同于普通學校的班級管理。德育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內容,本文就具體的教學經驗談一談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在向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德育
班主任與普通的科任老師不同,除了要做好備課上課的工作,還包括管理班級的日常工作,如對于學生情況的把握,開展班級活動,組建班級管理體系,選拔班級干部,開展班會及各種活動,其中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則是班主任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的初中生,對于這些學生的德育引導有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從更大的角度來看,是有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
1 中職學校班級德育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要想順利并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必須針對相關問題對癥下藥,以下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忽略了中職生的德育問題。德育是如今教學的重點內容,我國的新型教育政策鼓勵學校培養的是德才兼備的學生,而社會中出現的高材生因缺乏正確的道德準則而做出的種種犯罪事件在近些年來也不斷地涌現出來,可見德育的重要性,我認為對于中職生的德育重視不應低于普通高中生。一些家長和教師只看重學生日后的發展,因此只要求學生學到工作中的知識和技能,而且中職生的基礎普遍偏差,也使得教師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對于知識的講授上,只關注物質需求是片面的,因此德育問題就變成教學中的短板。
2 有效開展中職學校德育的措施
無論是中國的教育學家,還是國外的教學家,都認為教育是離不開教師給予學生的愛的。德育的核心也是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與耐心。教師更是要做好示范的作用,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2.1 班主任提高對自己的德育要求
中職學生與在校老師的相處時間最長,老師的一些行為也容易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張伯苓是我國著名教育家,他就很注重自己對于學生的影響,他在南開學校開展修身課程的時候,他發現有抽煙的學生,于是告誡對方抽煙有害身體健康,應該戒煙,但是學生反駁了他,因為他身上還掛著煙袋,張伯苓立刻將煙桿和煙葉銷毀,保證不再抽煙,也增強了學生戒煙的決心。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堅持為人師表,不只是吸煙的問題,在其他方面我們也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要堅守道德準則,改善作風問題,為德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樹立正確的班風。
2.2 注重將德育工作與班級活動相結合
開展如班會這種班級活動也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內容,中職學校比起一般的高中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要想開展好德育工作,就要同時注重將德育與學生的時間相結合。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經驗中,都要注意,在每周的班會上,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可以更容易地被學生接受,在不經意間就能加強對于德育的宣傳工作,樹立正確的班風,又不會因枯燥而遭到學生的抵制,另一方面,班主任應當積極聯系中職學生的家長,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為學生培養良好品格做出努力,達到學校與家庭的一致性。
2.3 德育方法與德育原則相結合
班主任要注意把握德育原則,選擇合適的德育方法。首先要堅持疏導性原則,即對學生擺事實,說道理,要使用說服教育法;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走向正確道路,樹立正面的人生理想;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將流浪兒和犯罪者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他建議教師一面要將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另一面要注重集體教育和個別學生的教育相結合,用集體的發展帶動個別學生的發展。
2.4 積極了解學生家庭狀況
家庭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我所帶的班級很多問題學生都是出于家庭原因,如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等,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保證。首先,家庭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據我了解,長期生活在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中的學生,表現出對人、對事的態度是互助、互愛、合作且樂于接受教育;長期生活在家庭吵鬧或有特殊變故環境中的學生,表現出對人、對事偏執不合作,甚至把情緒不快遷移到他人身上,以求心理平衡,這樣的學生容易有叛逆心理。其次,家庭的教育方式也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棍棒之下的教育方式易導致學生膽小、自卑或蠻橫。嬌生慣養的教育方式易導致孩子有攻擊、冷酷、自我顯示,甚至放蕩的不良品格,他們常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受到挫折將容易走極端。而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學生對人坦誠友好、自尊自信、關心他人。所以,我認為大部分的問題學生,主要是來自于家庭的環境和其教養方式。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才能做出針對性的教育。
2.5 健全德育獎懲政策
現代教育中我們過度強調教師必須要給學生必要的愛,用愛來詮釋教育教學一切工作,用鼓勵代替批評,愛和鼓勵用得過多過濫,一切以學生為重,導致教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敢嚴格,教育抓得不夠,不敢管理學生。學生學習不好可以再學,身體不好可以鍛煉,品德不好就會對社會產生危害。其實,對孩子而言,品德教育和人格養成才是永恒的,習慣和道德發展伴隨著人的一生。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為必須要加大對學生的管理力度,對于犯錯誤的學生給予適當的懲罰,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健全的人格教育都是有益的。懲戒的目的是為了讓未成年人認識到做錯事要負責任,還有讓未成年人學會如何面對挫折。表揚、肯定、激勵等教育手段和懲戒的教育手段是相輔相成的。
2.6 加強心理學素養
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中職學生一般年齡處在15~18周歲,大部分學生青春發育高峰期已過,青年初期逐步到來,他們的情緒受自己喜好支配。由于初中成績不理想,不受關注,最終無奈走進職業學校,其心理受到打擊,思想比較封閉。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我了解到學生對班主任是否能公平對待每一個人非常敏感。即使在處理某個問題時,你站在他的立場為他說話,如果他自己認為你不公平,他不但不領情,還會認為老師做事不公正。從這一點看,中職生具有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所以,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得到學生認可,必須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對于思想封閉的學生我們要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對于性格孤傲的學生,我們對待他們時要小心、公心、愛心。
結束語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相對獨立性,中職教師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要順應學生的發展特點來進行,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德育計劃,要堅持用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來克服消極因素,踐行教師的奉獻原則,不放棄每一位中職學生。
參考文獻
[1]黃文偉.淺議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狀況[J].科技致富向導,2012(24).
[2]錢海成.德育教育融入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對策探討[J].成功(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