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互動教學和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為依據, 就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英語課堂教學,以期達到互動教學模式與自主學習策略的整合和優化展開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 英語教學 互動教學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69-02
信息技術的出現使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已成為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也指出: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英語教學網站、開設網絡課程,進一步增加學習的真實性、開放性和時效性。2015年中考英語改革增加口語(15分)測試。口語采取人機對話模式進行測試。這就更加凸顯了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1.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革現狀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英語課堂教學大多仍然采用語法翻譯教學法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遵循“生詞—課文—語法—練習”的教學模式,以傳授知識為主,注重授課信息量,側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忽視其交際能力的培養。由于語法翻譯法“以教師為中心”,過分強調教師對語言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再加之繁冗的語法規則讓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材料的局限以及缺少互動而倍感沉悶的課堂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因而,傳統教學法受到許多學者的批判。
20 世紀70 年代后期興起于美國的互動合作教學吸引了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目光,并對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美國學者斯萊文、約翰遜、卡苷等還對互動合作學習的具體使用策略及方式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闡述。國內學者龐維國、施良方、馬蘭等對此也有很多著述和譯作。“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實現,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自主學習理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逐步應用,推動了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改革。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使得英語互動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整合步伐得以加快。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互動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整合方式
利用信息技術設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互動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強課堂內外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為課堂討論等活動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學生在共享學習資源的同時,促進了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和督促。下面筆者將重點從運用多媒體課件、視頻剪輯和網絡平臺補充材料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借助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等信息技術,有效促進互動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整合與優化。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把教材中的素材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清晰地展現出課堂的教學脈絡,也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二)運用視頻剪輯,提供生動而真實的語言環境。由于缺乏學習英語的大環境,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在英語課堂中創造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的機會“浸泡”在英語環境中。恰當地運用視頻剪輯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化文章內容的理解,更為創設語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經過剪輯的視頻資料使得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和操練語言,培養了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而配合視頻資料學習任務的設置,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變為語言交際運用的積極參與者,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運用網絡平臺補充材料, 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發揮網絡優勢,創造性的開發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合理運用網絡平臺補充材料,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并能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然而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魚龍混雜教師要進行甄別與選擇,并且對其二次加工。例如,教師可以從網絡平臺搜集關于“環保”這個話題的相關資料,學生在閱讀后主要通過小組活動來進行互動,可采取talk show, group work, pair work,調查派等形式。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傳共享資源等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并以問題驅動和輸出驅動為導向,使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此外,教師還可充分利用網上視聽學習、在線答疑等教學手段,既能改善學習氣氛,緩解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焦慮情緒,又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增強學生在課堂內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