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芳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就圍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4
不可否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應試教育教學背景下,我們往往只注重語文的工具性,只注重知識傳授,而忽略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既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也未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忽略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自然學習成效也不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的藝術在于設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感興趣,必定會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而我們的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只有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原動力和持久動力,才會去主動學習,更加深入和持續的學習,逐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逐步做到愛學、樂學,自然也才能產生好的效果。而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素質教育追求過程與結果,追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目標的重要途徑。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就圍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討。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主動性
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主體性和主觀性很強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離不開學生這個主體,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教育家陶行知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我認為,教學應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統一,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當轉變灌輸式的教學思維,轉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角,教師則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不斷調動學生主動思想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總體特點,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尊重學生的學習實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
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導學案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根據提示開展自學。在課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灌輸式教學,轉而采用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問題導入式教學方法,也可以設置一些討論題目,讓學生充分思考,發揮想象,暢所欲言。小組合作學習則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與競爭,激發學生的思維,也是不錯的方式。課后可以布置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能夠進行探索和創新。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兼顧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教師要積極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
興趣不是自發的,而是逐漸培養起來的,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在更多的真實體驗中,才能更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需要積極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有利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更多樣、更真實的環境中,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自信,培養學習興趣。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語文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
情景教學是我們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借助一定的具體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并實現情感的升華。總體而言,小學生的好奇心強,但是注意力不夠集中,而且往往是形象思維能力比邏輯思維能力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性格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并進行情景化演繹,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讓我們在情景設置上更加便利。除了更加標準,更加聲情并茂的優勢之外,多媒體還可以將所要表達的內容通過聲、像、圖、文等多種手段加以生動形象的展示,變得更為直觀,能夠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吸引學生的短時注意和持久注意,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我們在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還原或者創新演繹,讓文字變成故事、小品、話劇等表現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三、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在堅持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這個動態的實際,不斷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的興趣更持久。
豐富教學內容,一方面是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加工、深挖掘,另一方面要從生活中發現素材。內容生活化是豐富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而且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能夠將知識和生活充分的結合起來,也很好的體現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以后,教材的設計無論是在內容選擇還是編排、演繹方式上,都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看商標、標識、對聯等來識字。
豐富教學形式,做到形式多樣化。內容要通過形式才能得以體現。豐富的形式也是我們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所不可缺少的。同樣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實現,比如,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畫、音樂、舞蹈等形式加以呈現,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的學習中,還可以組織一些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繞口令等小游戲。
總之,興趣是學好小學語文的基本條件。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則要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目標要求,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從引導學生發揮主動性、積極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工夫。只有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投入語文學習中,進一步取得更好的語文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