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玲
【摘要】“人生識字始聰明”,識字,是脫離蒙昧的開始。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新課標對識字量的規定是: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其中1600~1800個漢字是要求在小學低年級完成的,因此,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
【關鍵詞】低年級 識字教學 語文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24-01
引言
目前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卻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問題,教師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識字教學,而學生識字的回生率卻居高不下。作為一線教師,在幾輪低段教學的不斷反思和總結中,發現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識字識字形式機械。教材中雖有看圖識字、歸類識字、隨文識字等形式,但不少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往往為了圖方便,不注意識字辦法的變換,機械識字多,辦法較單一,因而大大降低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效率。二是識字途徑單一。除了課堂教學,廣闊的課外天地同樣可為識字教學服務,但不少教師課程資源觀念淡薄,識字往往只注意課堂教學,忽視學生課外識字;也無視學生識字的能動性。
本文主要從自身的教學經歷和實踐中,得出以下幾點方法。
一、拼音教學滲透識字
不少學生在學前其實已經學了拼音,當然可能學得比較零碎,入學后系統地進行拼音教學是必要的。但是,此時的拼音教學可與識字緊密結合,在教學拼音的同時帶出生字。例如,教學復韻母ai ei ui 一課,我在設計拼讀鞏固環節時,利用圖片帶出生字:“白菜”、“梅花”、“尾巴”,同時附上拼音,讓學生在拼讀中與生字見面。這樣“一回生二回熟”,在反復的拼讀中,既鞏固了漢語拼音,同時又認識了生字,可謂“一舉兩得”。
二、韻文歌謠趣味識字
這種識字方法,不是一個漢字一個漢字的既教字音又教字形和字義,而是借鑒古今韻文識字的經驗,遵循“教師有意教,幼兒無意記”的原則,采取“整體認讀”、“循環往復”的方法,寓學于玩,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反復地朗讀韻文、歌謠中學句學詞,在學句學詞中自由認字。因為韻文、歌謠上口易記,字詞在頭腦中容易定位,只要注意朗讀的形式稍微生動活潑,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讀的興趣。例如:學生會背并且看過“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這樣的句子,以后再看到其中的某個字或詞語時,自然會引發聯想,并且會由此判斷出這個字或詞語的讀音。這樣的方法其實并非我首創,很多前輩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做出了許多成果。我們只需利用她們的研究成果,沿用她們的成功經驗即可。因此,薛瑞萍老師堅持做的“親近母語,日有所誦”、韓興娥老師編著的兒歌、俗語、歇后語等,就是我們可以直接拿來使用的輔助教材。
三、靈活方法巧妙識字
單純的識字教學是相對枯燥的,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巧妙識字,不僅能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例如:利用游戲。教育心理學家洛克說過:“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因此,我在教學漢字時,常常采用“填字、組字、變字”等方式,帶著學生進行智力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鞏固學過的字。此外,用編兒歌的方法讓學生記住難字,區別易混字,效果特別好。“喝水要用口,口渴想到水”一下就讓學生分清“渴”和“喝”。“晴、睛、清、請、情、蜻”,有水才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深,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
四、回歸生活主動識字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知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辦法;力求識用結合。” 可見,識字教學應與學生生活相聯系。聯系的途徑可有以下兩種:
(1)營造校園識字環境。例如:鼓勵學生觀察校園內的標語、宣傳欄、黑板報或自己的學習用品、書刊雜志,從中尋找熟字朋友;在班級的板報上專設“漢字百花園”專欄等。
(2)巧設家庭識字作業。利用家長學校和家長會,大力宣傳識字教學目標,動員家長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創設識字氛圍。例如:和孩子一起給家中的物品、擺設做標志牌,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戲,把認識事物與識字結合起來;看電視、看書報時有意識地讓孩子讀一讀;帶孩子走出家門,有意識地詢問孩子認識哪些字,不認識哪些字,把識字和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觀察周圍事物結合起來。
五、誦讀經典整體識字
“少年之記,猶如石刻”,六七歲的年紀,是發展記憶的黃金時期。此時輸入大量的經典語言,無疑是給孩子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因此,利用晨讀、課前預備等一些零碎的時間,帶著學生誦讀經典是我堅持多年的習慣。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讓孩子多一些積累。慢慢做下來發現這樣做還有另一個收獲:學生在大量的經典誦讀中整體輸入,不知不覺認識了大量生字。回首再總結,恍然大悟:“三百千”這些蒙學經典本是傳統的識字好教材,讓學生反復誦讀,就是與生字反復見面,整體輸入,無意之中認識了大量生字。
六、海量閱讀無意識字
識字是為了掃清閱讀的障礙。因此我認為,識字教學不應脫離閱讀。反之,教師應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盡早進入閱讀,體會到大量識字帶來的便利,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主動識字的興趣,這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結束語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有許多的方法。只要教師不拘泥于教材,靈活教學方法,注意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廣闊的課外天地,識字教學將拋卻“高耗低效”,在低段語文教學的園地里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