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本文結合城鄉結合部小學英語教育的實際,科學界定“學困生”定義,對學困生的成因進行問卷調查,并綜合地分析各項調查內容及結果,將學困生歸類,尋求有針對性的、有效的策略,讓學困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學困生 定義 成因 類型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68-01
學困生研究是教育均衡發展投影在教研上的一個重要內容,學困生的問題是學校、社會、家庭普遍關心的問題。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包括學生本身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也包括學生所處的學校、家庭、社會環境等等。學生往往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學習的困難,找到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并且對其原因因素進行教育干預,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是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素質教育要求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學困生的界定
學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聽說讀寫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現明顯的困難,學習成績低下,學業暫時達不到標準,學習心理有障礙,學習方法不對頭的學生。
二、學困生成因調查分析
2015年9月筆者就學困生成因分別對一所城鄉結合部實驗校的學困生及任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相同。問卷內容根據學困生類型特點設計。
筆者對各班的學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各年級各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確定本班有明顯學習困難的學生名單,每班不得超過5% 。
由選項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動力因素在學生學習活動中影響最大,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智力因素的影響,也占相當重的比例。
由教師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造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動力因素占主要地位,智力因素其次。
三、學困生的類型及轉化策略
綜合分析以上各項調查內容及結果,針對位處城鄉結合部的學校,筆者認為在城鄉結合部的小學經常出現的學困生類型有:自卑型學困生、基礎型學困生、厭學型學困生、對立型學困生。下面筆者結合在城鄉結合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經常出現的學困生情況,談談老師們的一些做法:
1.關愛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轉化的基礎。在A教師剛畢業的那年她領教了一位對立型的學困生,他是某某村出了名愛搗蛋的調皮生,教這個班的科任老師,有些給他氣哭。A教師向班主任了解情況,原來他的爸爸有“小三”,而且吸毒,媽媽整天打麻將,沒人管他。多可憐的孩子!A教師向他投去了同情的目光,拋去親切的微笑,時而拍拍他的肩膀,輕輕撫摸他的小頭,經常叫他幫忙做事,找他談心,在作業本上,A教師寫道“你在老師的心目中,永遠都是好孩子!無論發生什么事,老師都會在你身邊!”他似乎感受到了A教師對他的關愛,在A教師的英語課堂里,他積極發言,認真學習,英語成績經常都是90分以上。這位男生是典型的對立型的學困生,因為對家長、老師的不滿而賭氣不學。面對這樣的學困生,我們要關心和理解,平時要多找他們交心、談心,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向他們傳遞親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用愛心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2.樹立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是轉化的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困生都認為自己不行,沒有能力,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就會根深蒂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困生在某一件簡單的事上連續獲得成功,讓他們嘗試到原來我也行的成功滋味,從而樹立起自信心。這樣就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B教師曾有個學生叫黃莫某,是個基礎型、厭學型的學困生,接手教他時英語大概40分左右,由于英語基礎差,幾乎放棄了學習英語。B教師叫他來辦公室找她,讓他做用主格、賓格填空的題目,這樣的題目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B教師讓他跟著有節奏地把主格、賓格拍著桌子歸類,例如,him her them, me us you是賓格,放在動作詞的后面,他覺得蠻有意思,就迅速開始做題,最后,他全做對了,B教師馬上說,你看,其實學英語不難,只要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學好英語。在以后的英語課,他很認真,B教師經常讓他在班上做一些他能做的題目,慢慢地他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對英語的學習有了信心。小學畢業的時候,他的英語拿到了87分的好成績!在教學中B教師還很注意“寸有所長揚其長”的激勵藝術,對學困生她總是“小題大做”地表揚,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樣:“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3.加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是轉化的渠道。在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大部分家長都是洗腳上田的農民兄弟,文化素質較低,子女較多,近親結合的現象也較多,導致弱智型的學困生較多,關心小孩學習少的現象。有一次開家長會,有位家長因遲到了緊張地跑進來問C教師:“老師,我女兒在哪個班?”C教師問他,“你女兒讀哪個年級呀?”家長回答:“唔知呀,俱自己搞掂的”。天哪!他居然連自己的女兒讀哪個年級都不知道,怎樣去關心孩子、重視孩子、輔導孩子的學習呢?所以教育孩子的重任只能壓在老師一個人的身上了!在家長會上,C教師仍然爭取家長的配合。C教師說,如果家長不懂英語不要緊,只要你能抽出半場麻將或抽一支煙的時間去關心一下你的孩子,檢查和監督一下你小孩的英語作業是否做了、是否寫得整潔就可以了。此后,家長跟C教師的溝通多了,學生感受到了家人的關心,做作業認真多了。
4.結合實際,改變評價的方式是轉化的關鍵。很多老師、家長經常和自己的某位學生、孩子說,你看,XXX同學比你好多了!D教師認為必須改變我們的評價方式,特別是衡量學困生的進步,要讓他們自己與自己比,今天與昨天比,例如在評價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時,如果他上次測驗考了41分,這次考了47分,我們都應該加以鼓勵要讓他知道,這6分是努力的結果,只要努力,就會提高,就會成功。
作為承擔育人重任的教師,要樂于對學困生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讓學困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必勝的信心,增進他們轉化的“內驅力”,以實現“春風不教一木枯”的素質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躍進.學習困難生的成因及其轉化對策[J].湖南教育,1999.(22)
[2]錢在森.學習困難學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6
[3]吳增強.美國學習困難兒童研究及其研究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