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松梅+宋佳+王玲
【摘要】城市規劃基礎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課程設計是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培養學生掌握城市總規的工作程序、方法的重要實踐平臺。本文深入探討了我院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特點,教學要求,總結了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了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 教學改革 措施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26-02
城市規劃基礎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城市規劃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全面重點掌握城市規劃基礎的工作方法和程序[1]。城市規劃基礎課程的課程設計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實踐環節,本文從我院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特點,教學要求,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相應的改革措施。
一、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特點
1.綜合性
城市規劃基礎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要使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相關的概念基本知識,能夠全面地分析和綜合地解決復雜的城市規劃的相關問題,并做好課程設計,不僅必須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理論知識,還必須掌握相關軟件(如:AutoCAD、ArcGIS、甚至Spass等)的操作,以及其它相關課程的知識。如: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等課程的開設是為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學生只有對上述相關課程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合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復雜的城市問題。
2.研究性
城市規劃基礎編制所需的基本依據和數據資料,來源于現實的實地調查、測量、收集、分析等工作程序。實踐證明,充分地調查和科學地分析是規劃決策合理可行的前提與保證。城市規劃基礎中各項指標的選擇、數據的獲取、用地布局和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必須有專題研究成果作為依托。隨著社會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等,城市規劃基礎的研究性特征將會越來越顯著。
3.政策性
城市規劃可以說是政府調控城市空間資源、指導城鄉發展與建設、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2,3]。城市規劃基礎成果一旦得到政府批準,便具有法律效用,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和約束各項城市活動。所以,城市規劃基礎的編制必須要依據、遵守并體現政府及相關領域的政策與法規。
二、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要求
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要求,總體要突出上述闡述的課程設計的特點,本研究具體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闡述以下幾點:
1.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到教學的廣度、深度及難易程度適當,能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積極性。
2.要注意將普通教學課堂中的師本模式逐漸轉換成學本模式、積極構建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模式。
3.教學要能聯系社會發展、經濟、生態等與城市問題密切相關的實際情況,通過引導、演示、分組討論及課程設計等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中注意其他相關課程知識的巧妙引入,使學生了解規劃各層次的銜接,了解城市規劃相關規范與總體規劃的關系,了解各種規劃的含義、作用與區別。
三、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分析
1.“真題真做”難以實現
“真題真做”通常缺少現實的支撐平臺(如設計院等)及規劃方案評審程序,這樣學生只能在實驗室練習,不能參與調研及資料收集等重要環節,而且缺乏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學習的機會,最終造成對城市規劃基礎的總體程序認識不全面。另外,城市規劃基礎的選題非常關鍵,選題的大小和內容決定了它是否適合學生有效的完成。題目太大,在短時間內學生無法圓滿完成任務,而題目太小又起不到鍛煉的目的。而真題真做式的現實選題又很難實現,任務安排的不同,還會導致學生不能有效地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2.“教學團隊”的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單一
如前所述,城市規劃基礎課程的綜合性較強,所以這對授課教師的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城市規劃專業的授課教師通常僅具有一定領域的相關知識,如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等,但對于城市工程規劃、測量學等課程的相關知識相對缺乏,因而影響了城市規劃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另外,講授該課程的教師對相關軟件(如:AutoCAD)的操作不熟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設計的教學和引導。
四、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
1.加強實踐環節,盡可能實現“真題真做”
理論聯系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在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加強實踐環節,從而提高編制規劃文本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了更容易實現,可以將城市的總體規劃分成若干個專題,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使得每組學生的專題內容及側重點各不相同。而且,規劃題目的選定要適當合理,加強與相關實踐平臺單位之間的聯系與合作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得到有效的鍛煉。
2.調整團隊教師的專業構成
對該課程設計的教學,有必要將城市規劃或城市設計、土地利用規劃等專業以及GIS專業的教師聯合起來,以城市規劃專業教師為主,以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師為輔,組建多專業教師教學團隊。這樣有易于教師靈活駕馭課堂,例如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多增加案例式教學,利于學生理解,也更容易達到較好的課堂和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軍民.城市規劃基礎設計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1998,(1) : 29-30.
[2]陳有川,崔東旭,張軍民.城市規劃基礎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 15(3): 74-77.
[3]劉立鈞,白梅.城市規劃教育必須適應時代變革[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 ( 2) :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