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媛
摘 要:唱歌教學是小學生樂于參與、易于接受的音樂形式,也是目前小學音樂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內容之一。對歌唱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探討了小學歌唱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教學策略,力求提高小學歌唱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歌唱教學;重要性;有效性
唱歌是獲得良好音樂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對學生歌唱教學的要求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唱歌教學是小學生樂于參與、易于接受的音樂形式,也是目前小學音樂教育中普遍的主要內容之一。下面對歌唱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和總結,探討了小學歌唱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教學策略,力求提高小學歌唱教學的有效性,僅供參考。
一、分析和總結小學歌唱教學的重要性
1.歌唱是普及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經濟、思想落后的情況下,采用器樂或其他手段來普及音樂教育是很困難的。目前許多小學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并不重視音樂教學,小學音樂課成為語文、數學課,或者作業課是常見的事情,甚至有些學校沒有樂器、音響等設備,大多數小學生接觸不到樂器和正統的音樂教育。但是,只有歌唱教學能全面普及音樂教育,因為唱歌不要求豐富的樂器和設備,可以從基礎教起,有些時候,把學生組織起來圍在一起就能開展簡陋的歌唱教學,所以歌唱教學甚至是有些學校音樂教學的唯一形式。唱歌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手段,是學校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
2.歌唱是提高音樂素質的重要手段
歌唱本身就是一門豐富的課程,要歌唱,就需要學歌詞、掌握音樂的節奏、處理歌曲的情感,甚至還有藝術力的表現等等,所以歌唱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要學習唱歌不是簡單地跟著曲調和歌詞哼唱,還要求會賞析,歌唱也可以像讀美文一樣聲情并茂,唱出情感,唱出藝術感,因此,歌唱教學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在歌唱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賞析音樂、學會讀譜、學會表現藝術,逐漸從簡單的哼唱曲調變成有音樂素質的音樂學習,通過歌唱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
3.歌唱教學在小學德育、美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歌曲在德育方面一直起著重要作用,歌唱教學在小學生的美育、德育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學習《義勇軍進行曲》,勢必要學習歌曲的創作背景,也會涉及革命年代的應用精神和氣概,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聆聽音樂,自己先進行賞析,談談自己對這首歌曲的聽后感想,氣勢磅礴的旋律一定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然后再向學生詳細講解這些革命歌曲背后的故事,這樣學生的音樂情感就會更上一個臺階,接著,再搜索一些相關的背景歌曲讓學生自己聆聽、自己賞析,有基礎的甚至可以自己創作。這樣的歌唱教學,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不用老是苦口婆心的長篇大論,就帶領學生自己去體會,激發他們情感的同時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還能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些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無可替代的。
二、探討提高小學歌唱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讓學生多聽,首先從感性上認識歌曲
音樂老師常常笑談,聽歌三遍都會唱了,可見,聽,在音樂學習和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聽歌,是讓學生對整個歌曲有一個感性上的認識,這個道理和我們平時聽歌一樣,你看到某首歌的歌名可能覺得還不錯,就會點進去聽,這是反射行為,你希望通過聽來判斷這首歌屬不屬于你喜歡的范圍,也有可能一首歌歌名很普通,但是你不小心聽到了覺得還蠻好聽的,那你就會想要聽完,你希望聽完后看看這首歌值不值得下載或者再次聽。對小學生的歌唱教學也是一樣的,先讓學生聽一遍,讓他們對歌曲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有自己潛意識的判斷。
2.在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
音樂是一門藝術,歌唱教學要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所在。小學生思維發展不成熟,接受和感知音樂的能力還比較弱,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歌唱教學,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聽唱、講解、鑒賞、教學等幾個步驟、環節相互配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小學生建立歌曲的曲調和歌詞的聯系,幫助他們理解音樂帶給他們的情感體驗,架好抽象與形象的理解橋梁,讓學生在充足的想象空間里感受音樂之美。
3.提高識譜能力,掌握有關的樂理知識
歌唱教學是為學生將來的音樂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在教學生歌唱的時候,不能忽視識譜能力的培養和樂理知識的教授,讓學生在學習以后能夠獨立讀譜進行歌唱,進行音樂創作,延伸音樂學習。
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作用十分重大,正確有效地運用歌唱教學能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學校應該把歌唱教學擺在小學音樂教育的首位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推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馬琳.日本小學音樂科教材《小學生的音樂》特色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7).
[2]胡怡.學海無涯樂作舟:淺談小學音樂的快樂教學[J].兒童音樂,2014(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