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蓉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這一學科中的作文是一個較難的學習內容,因為作文需要學生將口語轉變成書面語言,而小學階段的學生詞匯量匱乏,表達能力較低,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而"作文先導式"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是一種高效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26-01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指的是將作文或者是說文作為載體,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基礎而構建的一種全新的語文作文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僅僅是作文教學的改革,其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1.通過拓展閱讀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有更加豐富的詞匯量,讓學生對文字以及文字的運用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保證學生可以順利的完成寫作,以便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教師在對"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這一寫作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進行拓展閱讀,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描寫大自然的佳作,讓學生自由運用其中較好的詞匯和語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通過鼓勵表達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
鼓勵學生表達是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學生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過程有利于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體驗,讓學生對作文的內涵和中心有一個更好的把控,以便寫作更加順利的進行[1]。例如,教師在對"寫讀后感"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鼓勵表達實施教學,教師應該先為學生提供范文,讓學生進行閱讀,之后鼓勵學生對讀后感的理解進行說明,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寫作的重點。
3.通過溝通交流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之前應該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情況,幫助學生把控寫作的方向,正確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教師在對"描寫植物的作文"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就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感興趣的植物,以及這些植物的特點,讓學生交流想法,以便更好的完成寫作。
結束語: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的對“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進行運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更好的完成寫作,提高其寫作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春峰,單玉環.探究"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高效應用[J].學周刊.2015年第05期:54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