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寶
摘 要:自主是提倡數學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則是要發揮小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探究中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教師引導而促進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構建知識,在應用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可以得到激發,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培養與訓練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究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精神,促使學生在探究中提高認識,獲得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的知識點比較繁雜,更需要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來進行教學。那么,如何在我們平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動呢?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基礎。因此,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借助多媒體,以問題、故事、活動等多種方式來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直觀或在原有知識基礎上認知新知識,通過提出發現的問題而進入問題的探究過程,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課堂的發展。激發學生思維的誘因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如學習《等差數列》一節時,我們用古印度的“棋盤麥?!惫适录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數》一節開頭引用“過山車”游戲讓學生理解角的方向(體會正角與負角)以及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等問題;講解《函數單調性概念》時引用股票指數走勢曲線圖等,一改數學在學生心目中嚴肅、一本正經的面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這樣才能為問題探究奠定基礎。教師不僅要構設開放的課堂來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還要注重情境素材的選擇。
二、引導學生在習題課和復習課自主學習,提高解題能力
數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不僅僅是閱讀和記憶,而是有其獨特的語言與思維方式,若是無法了解并掌握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就算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目標十分明確,還是難以真正學好數學,最終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習題課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讓學生做題,為學生講解,而是應該當成思維訓練課進行教學活動。通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以及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對知識應對及應用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數學的知識是環環相扣的,具有連續性和聯系性,因此在學習完每一章節的知識后,都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復習及總結。通過要求學生認真整理課堂筆記,培養其知識系統化的能力。整理課堂筆記,不能只是簡單把知識進行羅列,而是要求學生尋找和總結所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可以采取畫樹狀圖梳理知識。樹狀圖能夠擴展與恢復本章所學的知識,達到第二遍進行知識梳理的目的,真正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三、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積極解疑和質疑
解疑是指鼓勵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設疑是指教師完善自身專業知識,通過深入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再有針對性的、系統的且分層次的提出各種不同層次的問題,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高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質疑不僅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反饋教學評價,調控教師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維方向,擴大思維廣度,提高思維層次,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和思考,所以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質疑。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質疑,教師得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應在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具有挑戰性習題的理解。同時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努力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因為學生是否具有適宜的充分自信,是影響其學習活動積極性和效果性的必要條件。教師激發學生質疑的另一途徑便是善于逼著學生提問題,并對經常提問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或獎勵,從而維持學生興奮的學習狀態。
四、參與合作交流,提高探究學習效率
每個學生作為學習的個體在探究過程中開展獨立的、個人化的自主學習,其形成自己的問題和見解,是合作性學習交流與合作的基礎;而合作學習促使探究結果的提升,它促進學生社會化發展。但學生又是有差異的,而這種差異往往就是很好的課程、教學資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小組的組建,一般需要教師的參與。如果讓學生自由組合,往往會形成同質分組,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在一組,成績差、能力弱的學生在一組。教師參與質分組時要均衡學生的成就、能力、性別和家庭背景,保證同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內有學習成績好、中、差的學生,有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有觀察能力強的學生,有思維比較深刻的學生等;同一小組內有男有女,有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員,可豐富小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共同努力,積極的相互依靠,承擔個人責任和學會社交技能、評價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學習不僅是讓學生不斷得到發展及完善的一個過程,而且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的探索過程。教師要正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還應該引導學生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以達到提高其學習能力的最終目的,讓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得到共同發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