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旭平
摘 要:學生可持續發展就是以發展學生的生命作為理念,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其潛藏的生命能量,使學生身心終身可持續發展。倡導算法多樣化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情感態度、學習習慣、知識與技能、創新能力。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算法多樣化;情感態度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促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呢?我嘗試倡導算法多樣化來促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倡導算法多樣化的教學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多種算法,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掌握可繼續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情感態度
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可以培植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形成追求新知的動力,隨著新知識的成功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進而形成追求、成功、再追求、再成功的良性循環。這是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倡導算法多樣化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合理算法就給予表揚肯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情感態度。例如,在教學“兒童樂園”時,先設置活動(一):有多少人乘坐飛機?
算法一:2+2+2+2=8(人)
算法二:4×2=8(人)
算法三:2×4=8(人)都表揚他們,給予肯定評價,讓學生獲 得成功的體驗。
再設計活動(二):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算法一:4+4+4+4+4+4=24(人)
算法二:4×6=24(人)
算法三:6×4=24(人)
讓學生再次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更加想學,不斷地成功,不斷地發展。
二、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是學習方法經?;男袨楸憩F,標志著學習方法的最終形成。
倡導算法多樣化,就是不斷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新算法,組織學生討論,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主動提問的習慣,積極參與活動的習慣,主動發言、認真傾聽的習慣,而養成了這些習慣,可使學生持續發展。
三、讓學生掌握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與技能
在倡導算法多樣化的同時要對一些基本計算方法有所側重,讓學生掌握基本算法,掌握了基本算法,從而為新知識的學習、探索新算法打好基礎。例如,教學一年級“有幾瓶牛奶(九加幾)”時可設計如下練習。
同學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接下來:
(1)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試著計算9+6,9+3,9+8。同桌互相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小組合作,交流計算方法。)指名說一說。
(2)口算比賽。大家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出來了,接下來我們進行比賽,算得最快的十位同學就能得到小蘋果。(課件出示題目及計時)不用抄題目,只要把得數寫下來就可以了,完成的同學記錄一下自己所用的時間。賽后,請做得快的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算法。
再次組織口算比賽。寫下得數,記下時間。賽后,說一說這次比賽比第一次有沒有快點,為什么?讓學生在計算中自覺地選擇湊十法這種更便捷的算法,比起教師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算法多樣化讓學生持續創新
不斷地探索新算法,產生新知識,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創新。學生在參與創新的過程中,培養了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節課“植樹”時,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6÷3,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可以怎樣算。然后組織全班交流,學生展示出計算方法:
(1)因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為12+12+12=36,所以36÷3=12。
……
學生運用舊知識,探索新算法的過程,也讓學生的新舊知識聯系得更加緊密。當學生要運用舊知識時,自動檢索出舊知識的速度更快。而舊知識的重新組合,又可能產生新知識。這樣,學生在探索新算法的過程中,培養了創新能力。
總之,倡導算法多樣化教學是在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想學、會學、學會,為今后的學習做好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準備,可有效促使學生各方面的協調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家兵.“算法多樣化”引發的失敗及其思考[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08(11).
[2]李國芳.在教學中如何體現算法多樣化[J].學苑教育,2010(24).
[3]楊寶森.淺談小學數學算法多樣化教學[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