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軍
摘 要:在新課程浪潮的沖擊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得到了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手段,變革教學模式,不斷地努力,為新時代數學教學提供“新鮮”元素。著重介紹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只注重單向式的知識教授,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新課程改革,針對這一弊端做出了改善,教師在貫徹新課程思想時,對教學過程也做了一定的完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掘學生的潛力,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成效。
一、更新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教師應當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知識的教授轉變為協助指導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使學生的思想和認識在課堂中得到充分展示,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體會到自己課堂的主體地位,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多樣性、豐富性、活躍性。因此,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觀念,進而轉變教學形式。例如,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思想的交流,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教學“厘米和米的認識”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測量課桌有多少厘米的高度,之后讓學生討論單位換作米又該如何表示?你們是如何想的?運用合作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相互幫助、相互補充,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提倡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受到阻礙,使學生只懂得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懂得主動尋求知識。因此,新課改結合這一情況對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有了重新的規劃、調整,在教學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新意識有著重要作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教師在教學時以學生的自主發言、探究為主,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探究空間,使學生拓展思維,勇于提出問題、探究問題。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小數”一課時,讓學生在課下收集一些關于生活中應用小數的資料,在課堂上開展一個信息交流會。給學生設置問題讓他們思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引線,使學生進行討論學習,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空間,讓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善教學情況。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結論進行總結,能使學生更加系統地掌握本節內容的重點知識。
三、巧妙應用范例教學,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摒棄按照書本上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方式,應當有意識地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點,將各知識點進行串聯,為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脈絡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四邊形”相關的知識點時,首先為學生貫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樹立大方向:使學生認識了解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圖形的繪制、周長計算的方法等。這樣在認識整體目標的情況下,使學生對整個單元有一個全局認識,便于在進行單個知識點教學時,讓學生有整體概念。最后在進行復習時將所有的單元按照一定的標準構建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協助學生構建整體的知識體系。范例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細致講解,使學生更為細化地認識知識點,起到層層細化的目的。
四、運用活動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投入其中
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性格特點,數學教師應當巧妙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數學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實踐平臺,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體會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在活動教學模式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口算乘法”這一課時,為學生創設研究課題: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人騎自行車三個小時可以行駛多少千米?之后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談論甚至爭論,從而達到思維的碰撞,彼此互相補充,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最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節奏,使教學氛圍在活躍的基礎上保持秩序,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提供條件。
總之,在新課改下,教師要依據新的思想、新的要求對教學過程進行改善,教師要通過對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從而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把握教學的主體思想,改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提升教學效率。積極倡導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挖掘優質、科學的教學手段,為把學生培養成全面型人才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鞏彩宏.實施有效教學 促進學生發展[J].山西教育(教學),2012(3).
[2]楊念魯.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學刊,2010(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