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琳
【關鍵詞】 師愛;寬容;自信;嚴格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40—01
生活需要陽光和空氣,教育需要真誠和愛心。愛是教師的天職,只有充滿愛心的老師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愛心,是打開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只有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心,體會到教師的善意,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心扉,教師的一切工作才會是有效勞動。因此,教師的愛在教育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一、用愛的目光,找尋閃亮的種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熱愛兒童。”愛孩子的老師,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再淘氣的孩子,他身上也有閃光的地方。只要老師用愛的目光去找尋,就一定能找得到。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去看,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教育孩子,就要在孩子的世界中尋找孩子樂于接受的溝通方式。“要想釣魚,首先要知道魚愛吃什么”,這樣我們才能打開學生的心門,使學生能夠接受我們的教育,并且把老師的要求變成具有內趨力的行為。平靜的湖面,如果投入一塊石頭,便會激起一圈圈漣漪。假如學生身上的一個個缺點、優點也如這漣漪被一圈圈擴大,又會如何,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是一無是處的。作為老師,就要用愛的目光,去找尋孩子身上的亮點,并想辦法使之變大,使孩子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健康地成長起來。
二、讓每一個孩子自信起來
1. 寬容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教師的寬容是一種博愛,它能包容學生的喜怒哀樂,能使學生躍上新的臺階。在學校,多數老師認為嚴是一種愛,對犯錯誤的學生從不寬容,以為寬容只會放縱學生的錯誤和缺點。所以對于學生的不良習慣,不是訓斥,就是處罰,這種做法看似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其實是不明智的舉動。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味地嚴格管理,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膽小怕事,產生抵觸情緒、厭學情緒。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應寬容孩子所犯的錯。學生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犯錯誤的過程,教師不能用簡單、粗暴的辦法來面對犯了錯的學生,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主動接受你的教育,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能傷害其自尊心,而是給予其更多的寬容。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寬容中,他就學會了理解。
2. 真誠地接納每一個孩子。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每個學生都是一本需仔細閱讀的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有力地證明了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進步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在教師熱切的期待下,本來很普通的學生脫穎而出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堅持,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給孩子以溫暖和愛,他們就會像讓花兒一樣開放,收獲的也許是一生的芳醇。
3. 充分地相信每一個孩子。著名作家肖復興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一個人的一生很短暫,也很漫長。在孩提時代,常常容易出現一個又一個的閃失,甚至過錯,也常常會由于其中一個閃失或過錯的處理不當,而陡然改變一個孩子的生活道路。他們的過錯或閃失,有時和他們的成績是連在一起的,只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自信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不難發現自信與自卑的累加效應:愈是自信,愈會成功,愈成功就愈有信心;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則會導致更深的自卑。信任學生,是教師從事教學的金鑰匙。孩子的自信來自教師的關注和肯定,抓住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細心呵護他們的自信,這樣,才能促進他們個性的張揚,才能使我們的教育獲得無限生機。
4. 嚴格地鍛造每一個孩子。師愛不只是對學生的關愛、愛護,它還包含一個“嚴”字,愛而不嚴不是真愛。師愛的準確含義是“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不斷地犯錯誤的。對學生身上出現的有些問題,就需要教師給予嚴父般中肯的、恰如其分的批評,并在批評中飽含誠意與熱忱,既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錯誤,又讓學生看到糾正錯誤、改正錯誤的可能性,激起學生上進的火花。比如有網游隱的孩子要緊盯不放,是“嚴”,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儲蓄的批評、殷切的期望和真誠的幫助,從而培養他們自我反省、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的愿望及能力。
偉大的師愛是學生成長的源泉,科學的方法是學生進步的階梯。讓我們用愛的理念,為孩子支撐起一片湛藍的天空,給他們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間;讓我們用愛的陽光,去感染我們天真的孩子;讓我們用愛雨露,去洗刷出一片明凈的天空,讓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