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瑞銀
【關鍵詞】 拼音教學;興趣;歌訣;圖畫;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97—01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是識字教學的開端和基礎。兒童盡早、盡快地學習拼音對認字、識字來說非常關鍵。然而,對于天性活潑好動,且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僅以書本為依據學拼音,只會陷入枯燥的讀讀背背、抄抄寫寫的怪圈內,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在動力。那么,怎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略談幾點體會。
一、背讀歌訣,強化記憶
兒歌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短小、上口的兒歌更受兒童的喜愛。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拼音教學中采用歌訣、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聲、韻母。這樣,學生不僅能在學習時興趣濃厚,而且會更快、更準確地掌握這些字母。如,在教學j、q、x和ü相拼時,ü上兩點省寫要特別注意。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的j、q、x與i相拼的知識,然后讓其觀察j、q、x與ü相拼有什么變化,從而引入口訣“j、q、x,真淘氣,從不和u做游戲,見了ü眼就挖去,挖去魚眼還讀ü”。在學習9個復韻母時,學生對字母的組合易混淆,可編兒歌幫助記憶。“ɑ姐姐,i弟弟,兩人挨著站一起ɑi, ɑi, ɑi;e在前面跑,i在后面追ei,ei,ei;小u給i打電話,喂喂喂;小狗被踩嗷嗷叫,張大嘴巴ao,ao,ao;小海鷗ou,ou,ou,o前u后ou,ou,ou;i、u跑賽iu,iu,iu,加油加油加油;i跑到了e前面,耶耶耶(ie)!小ǖ小e來約會,ǖe,ǖe,ǖe;扁扁嘴巴加翹舌,特殊韻母er,er,er。”
二、借助圖畫,觀察記憶
1.圖文結合,尋找特點。教材中的插圖清晰、鮮活,是根據聲、韻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具有形象、直觀、富有情趣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挖掘插圖的含義,體會編者的意圖,并創造性地運用插圖,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聲母“zh”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照插圖,啟發學生說出字母與圖中的哪一部分相似。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一位小女孩坐在形狀像h的椅子上織毛衣,毛線放在身后形狀像z的小馬扎上。然后教師抓住時機,告訴學生這幅圖中“織毛衣”的“織”提示了聲母zh的發音,兩把椅子提示了字母的形。
2.媒體教學,調動感官。媒體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多媒體演示動靜結合,使形、光、色、聲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系統,讓學生對拼音有了全面的認識,學習過程也就變成了一種享受知識的盛宴。
三、寓教于樂 ,形式多樣
陳鶴琴先生曾深有感觸地說過這樣一段話:“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的。假如在讀書時代,孩子們能化讀書的活動為游戲,那么,讀書不是會變得更有趣、更快樂、更能有進步了嗎?”教師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把游戲引入教學實踐,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漢語拼音的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拼音、用拼音,寓教于樂,事半功倍。拼音教學的游戲有好多種,包括“猜字母游戲”。教師出示一個字母,讓學生用手勢或肢體語言來“手舞足蹈”,讓其他同學猜是什么字母。除了“猜字游戲”外還可以進行“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后面寫上音節,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等,既可以在上課時放松休息,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另外,游戲活動可以延伸到課外,如鼓勵學生為教室、家里的物品或學習用品貼拼音標簽;在書和本子上用拼音寫自己的名字;用拼音寫同學或家人、朋友的名字:用拼音寫詞語或句子,把課內外學到的音節詞積累起來,學習寫話等。還可利用班隊會課或語文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拼音開心碰碰碰”、“拼音大擂臺”等活潑有趣的活動,把學生帶回到拼音學習的情境中,讓他們在快樂的生活情境中再學習、再感受。這樣不僅能鞏固學到的知識,還能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將課堂學習延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