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弦
摘 要:該文筆者結合個人的實踐教學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粗淺的闡述了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的根本含義,并提出了“一體化”包裝設計實訓課程有效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以期為更好的融匯與貫通包裝設計理論知識點與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包裝設計實訓課堂質量做有益的鋪墊,為今后廣大同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做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一體化 包裝結構設計 實訓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226-02
基于“一體化”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的有效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能夠融匯與貫通包裝設計理論知識點與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因此,筆者結合個人實踐教學經驗,對包裝結構設計課程進行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的改革措施展開粗淺的探討與分析,以期為廣大同行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
1 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的根本含義
一體化教學是在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實質就是根據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將教學資源重新進行整合,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一體化,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
有效性教學則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講,高職院校的有效性教學,則是指高職院校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在求學過程中不斷發展自身的職業能力。
尤其是包裝結構設計課程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程,因此,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上,更要注重一體化實訓課程教學的運用,以職業標準為根本依據,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崗位工作能力,從而使學生具備走向就業的能力。
2 基于“一體化”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有效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2.1 對包裝設計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構建“一體化”模塊
為了更好的落實與執行一體化有效教學,發揮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的根本作用,首先應該結合包裝設計崗位的職業需求,對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體系進行有效整合,構建“一體化”模式。第一,包裝結構設計專業教師應該與校外實訓基地的負責人緊密溝通、合作,共同制定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包裝結構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包裝設計專業人才教學目標;第二,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應該加重實訓教學比重,即以應用能力為主線,對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進行改革,讓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學時達到2∶1;第三,包裝設計課程體系設計要體現職業能力系統化培養的特點,以能力為本位,按照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來設置課程模塊,將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按類別分為若干技術或技能模塊,每個技術或技能模塊作為一個教學項目,通過校內包裝結構設計實訓室模擬工作情境,實施項目引導式教學,進而設立相應的工作任務、學習領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在實訓中可以視項目大小、難易程度規定完成的項目時間。
2.2 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上要靈活運用一體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第一,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可采用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時,教師往往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包裝設計項目直接交付到學生們的手中,讓學生們自己確定項目、制定計劃,并進行自主學習,執行項目計劃,最終給出項目總結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從旁指導。因此,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并且掌握包裝結構設計項目的每一個實施環節。
第二,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其實質就是以任務為導向,基于工作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在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中,如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往往是通過實踐活動去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自己確定任務目標,提出任務要求,對任務進行逐一分析,最后完成任務,進行總結與評價。也正是如此,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們對包裝設計專業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所以,這種教學法最大的優點則在于,充分發揮并提高了學生們自身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們的個性發展。
第三,在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采用自由討論教學法。自由討論教學法就是在包裝設計實訓課堂上以會議的形式,將學生們召集起來,并讓學生們自由討論,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設想與提案,并做好記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做任何的評價。當談論結束,大家都擁有自己的談論結果以后,再由師生共同進行探討,從而形成一個個豐富且正確的創意點。而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勢則在于訓練了學生們的發散思維,且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2.3 構建并且不斷完善一體化實訓基地的教學條件
只有擁有完善的一體化實訓教學基地,才能夠為一體化有效教學的實施提供最為基本的保障。所以,各個高校都應該構建并且不斷完善一體化實訓基地的教學條件。各大院校應該針對當今社會對包裝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反復進行調研與研究,切實掌握人才發展與人才需求現狀,進而清楚的了解高校自身應該努力的方向,并基于此對一體化實訓教學條件進行構建與完善。包括:配備相應的包裝、印刷專業器材設備,配套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施,還有模擬包裝印刷企業的環境設計。這樣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時可結合器材設備來講解相關的包裝印刷原理,在進行實操演示時,又可以進行理論延伸的穿插,通過理、實交替教學,讓學生“在工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工作”,真正實現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的意義。
2.4 為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構建“一體化”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檢查學習效果,反映教學水平。因此,為了更好的實施并且落實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就必須為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構建“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一體化”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遵循考核內容與職業崗位標準相一致的原則,以工作任務為基本主線,以培養學生們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為基本重點,實現包裝設計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訓一體化,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一體化。各大高校在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一體化”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上應該采用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去體現考核的真實性。并且改變傳統的單一考核方式,而采用多樣考核評價方式,進一步淡化理論考試,增加職業素養考核,強化實踐技能考核等。
2.5 加強對包裝結構設計專業教師“一體化”師資力量的培養
教師一體化程度是直接影響實訓課程有效性的關鍵要素之一,要實現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一體化的有效教學,必須要實現教師的“一體化”。打造具有很高專業理論水平又懂真實包裝制作,具備較強的一體化教學思想的教師隊伍是實現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一體化教學目標的直接保障,因此構建一體化的師資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各大高校都應給予高度重視。
3 結語
正是因為包裝結構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設計課程,所以,該文筆者才從多個角度入手,對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的“一體化”有效教學展開了粗淺的探討,也是希望通過該文筆者的闡述,能夠為廣大教師同行在今后包裝結構設計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上提供全新的思路,提供不同的教學見地,從而大家一起去完善一體化實訓課程有效教學模式,去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譚佳華.論高職院校包裝設計實訓課程改革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0(6):177.
[2] 陶曉峰.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D].南昌大學, 2009
[3] 付寶慧.試論高職院校的實訓課程建設[J].成功(教育),2013(20):147.
[4] 太淑玲.高職院校實訓課程教學芻議[J].學術交流,2012(S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