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其華
摘 要:數學是非常注重思維邏輯的,但是在課堂中一味地注重思維能力,不免會顯得有些枯燥。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小學生具有好動、缺乏耐心等顯著特點,面對抽象、枯燥的數學難以激起求知欲和興趣。而游戲教學不僅能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還能夠換一種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主要對游戲教育的特點進行介紹,對游戲教學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數學;課堂;運用
一、游戲教育的特點
1.教育性
教育性是游戲教育的主要特點,它所展現出的是利用游戲來達到學習目標和展現學習內容,在游戲的各個階段中,學生通過玩游戲來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記憶,以此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
2.娛樂性
教育性游戲具有趣味性,但是其主要的目的不是玩耍,而是要讓娛樂性在課堂中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以此來讓學生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在進行娛樂時,學生會被游戲的內容吸引,會自覺地去了解游戲內容,以此對知識進行學習。
3.挑戰性
挑戰性是游戲最具有吸引力的特征之一,當學生在面對挑戰并且獲得一定的勝利成果時,學生就已經學會了一些東西。面對新的挑戰,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策略或者知識進一步地計劃,不斷地在挑戰中學習。
二、游戲教育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
游戲教育不僅指在課余時所進行的游戲活動,它還可以被廣泛運用在教學中。特別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游戲,在課堂上不僅能夠活躍氣氛,還能夠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1.有助于數學思想的養成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游戲對學生的思維啟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游戲和數學本身就是很好的搭檔,從游戲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有較好的了解。比如進行猜數游戲時,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還能夠讓學生從中學習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對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游戲中學習知識,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熱情。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很多小學生都特別喜歡聊游戲,相互“攀比”自己在游戲中的成就。我們可以利用學生這種心理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例如設計一系列連鎖的題目,讓學生分小組去解答,解答題目累積得分,根據積分的多少進行獎勵,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適當地競爭。但前提是他們對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這就會促使他們自覺地去學習知識,以此來解答更多的問題。學生在完成一道數學題的解答后,會有一定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能夠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三、游戲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靈活設計教學情境、游戲教學,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面對數學的抽象公式、定義和計算等,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靈活設計具體的、有教學情境的、可操作的游戲,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對于花樣繁多的人民幣,學生難以記清楚,特別是對于組合的人民幣,學生難以計算其總值。教師可以拿出生活中的常見用品,讓學生進行價格競猜。教師可以給出一個范圍價,并且給出“高一點”“低一點”的提示,讓學生進行競猜,最后價格要用不同面值的紙幣進行表示。這種簡單游戲不僅能夠活躍氣氛,給小學課堂帶來生機,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以及對常見事物價格的認知。
2.加強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數學游戲大多需要多人合作,小組分工合作在數學游戲中是常見的,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也是響應廣大社會的需求。例如在學習數學圖形時,各種各樣圖形的認識、性質、轉換等都是較難的,而團隊協作就能夠解決此問題。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要求利用已知的圖形,如三角形、矩形等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將學生分為6~8人一組,假設情境:每一組的組長為村長,將一塊為平行四邊形的土地進行劃分,利用“剪”和“拼”的方法對土地的面積進行計算,通過“村民”的計算得到整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經過小組的分工和計算,將抽象的圖形化為具體的方法進行計算,不僅讓學生自己發現了矩形、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系,還自覺地探索出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不同方法。在計算中,每一個學生都要對不同板塊進行計算和分析,并對每一個板塊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進行分析,以此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創新游戲設計,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創新意識
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大多數小學生的特點,并且小學生在面對游戲時,可以充分地展現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這無疑是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獨特個性的平臺。教師設計的游戲要符合學生的生活,游戲要具有操作性,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并且要有適當的創新。例如要學生熟練地掌握簡單的加減乘除時,教師可以利用數字游戲:采用“擊鼓傳花”的方式,一名學生舉四個十以內的數字,每個數字最多用三次,加減乘除隨便選,最后得出一個結果,看看能夠用幾種方法得出算式。例如數字1、6、8、5,最后等于34,有幾種算式可以得出?;蛘呓處熾S便說一個數字,讓學生計算出算式。不一樣的算式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加減乘除有一個好的記憶,還能鍛煉他們數學計算的靈活性。
總之,小學數學要能夠鍛煉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能力,讓學生從游戲中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還能在娛樂中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都得到培養,讓學生的智商與情商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貴香.淺談如何實現中職數學的趣味性教學[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7).
[2]田興彥,李波,張頎.一種游戲化教學設計模式[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