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蓮
摘 要:人類社會進入網絡時代,給校園德育工作帶來諸多機遇和新的挑戰。更新德育觀念,拓展德育模式,營造綠色上網環境,是學校德育迎接挑戰的新策略。針對網絡環境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進行探討,希望能通過網絡這一載體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質量。
關鍵詞:網絡;德育;策略
“如果愛你的孩子,就教會他上網,因為那里有天堂;如果恨你的孩子,就放任他上網,因為那里有地獄。”網絡被概括為這樣的令人們愛恨交加的新時代產物。如果說新時期小學的德育工作面臨諸多難題的話,小學生上網應當可以成為其中之一。網絡時代如此迅速地到來讓教育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網癮成性、青少年網絡犯罪等現象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人們重視還是漠視,互聯網的發展正在深刻地影響和潛移默化地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和觀念,構筑起一種全新的網絡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網絡的特殊性也為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歷史的機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又對傳統德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筆者所任教學校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一隅——東莞。這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也是一個網絡普及率很高的城市。在對本校六年級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大概有92%的學生家里有電腦,有85%的學生每天都能接觸到網絡。作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時代的德育工作面臨著諸多復雜和不利的因素,需要認真研究,全面分析,慎重決策,深入、實際地了解網絡時代小學德育教育現狀,理性分析網絡德育教育的突出特點。在網絡時代,學校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適應性的策略,才能實現其實效性呢?筆者將在本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觀念,讓網絡為德育服務
網絡的開放性對于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小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小學生由于在認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對多元價值觀往往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剝奪學生選擇的權利,當學生坐在電腦屏幕前,輕點鼠標,往來于網絡空間時,最終決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選擇。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僅僅要求學生接受幾條道德規范,而必須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幫助學生面對復雜多變的信息環境,形成道德辨析判斷的能力,指導他們選擇正確的路線,培養他們的道德主體性。教育者(老師和家長)應改變自身認識,明確網絡并非“洪水猛獸”,限制網絡雖然有效卻并非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我們并不能因為其糟粕的存在就因噎廢食,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一“禁”了之,應當有勇氣面對網絡存在的各種問題,相信教育的力量。通過課堂、課外活動、建立班級博客和QQ群等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學習、了解并運用網絡,通過教育,提高學生自身素質,重點培養他們判別是非的能力,增強道德判斷能力,使小學生能自動遠離網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練地使用網絡來為自己服務。我曾利用班級QQ群與一個名叫小輝的學生談心,幫助他走出了思想的泥沼。開朗、樂觀,是小輝一向留給我的印象。但在五年級下學期時,他的爸爸不幸罹患肝癌離逝。平時開朗的小輝突然變得敏感、易怒,有一次甚至因為一些小事與同學大打出手。我很清楚是爸爸的離逝使得小輝性情大變。但這是小輝的隱私,他不想讓同學知道。我了解到小輝喜歡上網聊天,于是我決定利用班級QQ群中的臨時會話功能與他談心。我在網絡上開導他,鼓勵他。漸漸地,我在小輝那久違的笑容中發現了他可喜的變化,他終于從他爸爸去世的陰霾中走出來了。
二、控制網絡,營造綠色上網環境
網絡的主要問題來自于不良網站上的不良信息,來自于過渡泛濫的網絡游戲,所以,控制不良網站,營造綠色上網環境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做。
1.建設開放、安全自由的校園上網環境,給學生提供在校上網的各種有利條件
在電腦課上網時間上可以考慮適當延長,在校園網絡上安裝綠色攔截軟件,以防止學生接觸到不良信息;在上網方式上可以適當放寬,如允許QQ聊天,適當的游戲和娛樂活動等。
2.家長應當監督網站內容,凈化家庭上網環境
家里的電腦上也應安裝綠色過濾軟件,如“綠壩”“網絡媽媽”……在孩子不反感的前提下了解他們上網的內容,如果發現對孩子思想、行為有誤導作用的網站,應該及時把它們清除掉。
3.推薦有益網站,更多地建立針對小學生的專門網站
首先,可以有目的地向小學生推薦一些有益且有用的網站。如新聞類:新華網,中央電視臺網站,中國新聞網等;思品類:中國德育網,中國青少年維權網等,學習類:小學生學習網,小學生作文網等。
其次,可以建設專門針對小學生的網站。問卷調查顯示,53%的小學生上網的目的是學習和娛樂兼顧。而更多學生傾向于為了娛樂而上網。所以學校可以因勢利導,建設能吸引小學生的網站,密切關注他們的文化,并順應之引導之。這是凈化網絡環境的重要舉措,這些網站不應該板著面孔說大話,而應該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到生動、活潑、有趣,能吸引住小學生,并能使他們在“玩”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還可以在這些網站中加入一些論壇或聊天室,使小學生能在其中暢所欲言,發表對網站,對老師、家長、學校的看法和建議,傾訴自己的想法和苦惱,這樣不但能使他們遠離不良網站,還能更實際地解決其心理問題,改進老師、家長的教育方法,改進網站的內容、效果。這樣做往往事半功倍。
網絡對于學校德育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通過更新觀念、創設綠色上網環境、榜樣示范作用和拓展德育模式,從而使學校德育貼近學生、貼近現實,用科學、健康、積極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學生,用文明、道德去規范學生,用新鮮、有趣、生動的方式吸引學生。讓網絡綻放德育之光,為培養新一代創新型人才開拓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