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光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目標;樹立自
信;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1—0048—01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全面推進落實新課改要求,就要研究如何在短短四十五分鐘內完成大容量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都知道初中生由于年齡的特點,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往往是憑直覺的好惡,而不會經過理性的分析和判斷。這種態度和認知的傾向,表現在課堂上要么是對課堂教學內容沒有興趣,思想拋錨,心不在焉,要么就是對課堂教學內容感興趣,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制訂教學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
任何事情有目標,才能有方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從小到大,從一篇課文的教學到一個單元的復習,再到一本書的總結、歸納、分析等,并把這些大小不一的目標,有步驟、有計劃地一一落實,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緩急有度,也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在一篇課文教學目標中,教師就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聯系總的教學目標,緊扣單元目標、體現階段目標的重要性,深入鉆研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增加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的藝術水平,做到對每一個教學目標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滿信心,積極、主動地朝著正確的學習目標邁進,也才能讓師生在課堂教學中達到教與學雙贏的效果。
二、注意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得到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信心。教師在課堂提的問題不能一下子就把學生難住,這樣的問題使學生可望不可及,長此以往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影響課堂效率。教師的問題要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當然,也不能一直停留在簡單的問題上,要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挑戰的快樂,激發他們的斗志,調動他們的求知欲。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使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回答問題中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自信,保持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還要把注意力放在平時不愛發言或者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身上,讓他們也感受到被關注、被重視的溫暖,并在回答問題中找回喪失的信心,在體驗成功的快樂中重新振奮學習語文的熱情。
三、轉變教學觀念,徹底更新教學方法
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要跳出應試教育的影響,講課要擺脫面面俱到、全面開花的教學方法,這樣才不致使課堂氣氛陷入呆板、沉悶、乏味的尷尬中,讓教與學成了課堂存在的形式。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力求從教學方法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教與學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我在教學中以教法滲透學法作為指導思想,以改進學生學習的方法為突破口,以打好基礎,減輕負擔,培養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最終目的,從勤動腦、勤動口、勤動耳、勤動手幾個方面入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以學促教,以教促學,建立新的高效的教學體系,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四、傳授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傳授學生知識重要,傳給學生學習方法更重要。方法能幫助學生不斷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為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教師就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從聽、說、讀、寫幾個方面給學生傳授基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引導下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當然,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也要不斷學習,積累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總結更好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教師教給他們的不只是有限的知識,而是在學習中能解決問題的一把萬能鑰匙。比如,教學生如何在課前預習、課中如何聽講才能抓住重點、課后如何總結、歸納,才能對難點、重點加深理解等等。這些方法都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充滿熱情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要求。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