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
【關鍵詞】 數學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1—0104—01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小學數學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作為小學教師應把培養學生創新個性、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放在教學之重,要千方百計地激“活”學生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去探索,去創新,去主動探究。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聯系實際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特別感興趣。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選擇材料,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熟悉的事物去組織教學,以此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4的認識”時,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今天是小老虎的生日,小動物們都來向它表示祝賀,看!來了幾位客人?(4位)客人來了,要先請它們坐,應搬來幾把椅子?(4把)接著要招待客人喝茶,要端來幾杯?(4杯)要吃飯了,桌上應放幾把勺子?(4把)放幾個盤子?(4個)當學生已經建立數的概念后,讓學生從學具袋里拿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它們的個數是4,然后請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用“4”表示呢?這樣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以實際情況為背景的探索活動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心理學告訴我們,想象與創新思維有密切聯系,它是人類創造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后,在一節練習課上,拿出一個大土豆,讓學生憑借想象想一想、議一議:“怎樣求出土豆的體積?”學生經過思考、討論,想出了幾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有的說,把土豆煮熟后,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就可以求出它的體積;有的說,從大土豆中切出一個1立方厘米的小土豆,測出重量。根據大土豆和小土豆重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可以求出大土豆的體積;有的說,把土豆放在長方體或正方體水槽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這樣引導學生想象,既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三、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訓練創新能力
有效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愛動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他們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師應借助學生的這種天性,讓他們在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想一想、議一議,鼓勵他們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讓每一位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習數學。另外,在學生之間,用兒童的語言進行交流最為真實,他們的情緒很容易被感染并影響大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討論與交流中受到感染與鼓舞,遇到反對意見時,他們又回到實踐中去擺、去想。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筆者啟發學生通過“剪、移、拼”等方法,找到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學生積極性很高,借助準備好的學具,開始了有效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有的學生發現用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依據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也有的學生發現當兩個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時,拼成的是一個長方形,根據二者關系,可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還有的學生發現,當兩個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時,拼成的是一個正方形,根據二者關系,也可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自主交流、合作討論等方式,很快推導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一項前人沒有嘗試的事業,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并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真正把學生培養成勇于開拓、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人才。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