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梅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落實越來越成為有研究性的課題。為了改變初中政治課堂的現狀,案例教學法得以提出并應用。
關鍵詞: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應用
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開展對于人格塑造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階段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是正式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初期階段。有效落實這一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論是在夯實學生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樹立學生的“三觀”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如何提升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就成為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具體分析了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以及這種教學法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1.有利于夯實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初中政治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理論性較強。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整體年齡偏小,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有待完善,因而就存在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論知識的現象。而案例教學法正是考慮了學生學習中容易碰到的這種狀況,采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案例的講解,一方面案例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理解所學內容,這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落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案例教學法在基于理論的基礎上,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點運用到案例的解讀和學習中。這一教學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和形象化,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學習了政治理論知識后,學生能夠在相對生活化的情景中理解理論內容,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生能夠形成一種理論知識通俗易懂的學習過程,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是有推動作用的,其次更具體化的案例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二、案例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1.有效合理地選擇教學案例
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因而在案例的篩選中主要還是由老師來進行選擇與安排。合理有效的案例選擇對于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的選擇最好能夠遵從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要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其次,案例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在進行講解時能夠喚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案例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內涵。在初中政治課本中也有一些案例提供,基于此,老師們可以結合自身具體的授課來選擇是否采用書本中提及的案例,同時也可以去搜索其他的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授課教師日常能夠有一定素材的積累,有趣生動而又富有深意的案例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注重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采用案例式教學方式時,授課教師同時應當注意到傳統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轉變。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教師通常習慣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主要表現為:老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更多的是被動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長期使用容易讓學生對于政治的學習產生疲憊與厭倦感。案例教學法的初衷是為了提升政治課堂的質量與實效性,因而為了有效落實案例教學法,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增強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并可以結合案例在班級內展開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營造一種主動學習、氣氛活躍的學習氛圍,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推動作用。
3.運用不同模式來呈現案例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呈現課堂需要講解的教學案例。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口述講故事的方式將案例進行分析,或者在講解案例時播放視頻,學生能夠通過視頻對案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同時也可以采用其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案例的呈現,這種多媒體與教師講課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奇感。信息化廣泛覆蓋的時代下,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廣泛應用和配合,案例可以通過圖片、影音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來呈現,這種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在案例呈現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案例進行討論與分析,結合書本所學知識與自身的感悟進行全方位深入的探討。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
初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推進既可以落實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能改變學生對以往政治課的理解,因而改善初中政治教學成為教育中不得不關注和重視的基礎課題之一。采用科學的案例分析法,結合具體的授課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相信能夠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帶來巨大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汪玉蘭.探討初中政治案例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7):45.
[2]鄧華.關于初中政治案例教學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刊),2016(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