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 要:新課改以后,我國的小學數學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教學中還存在較多問題,尤其是小學高段數學,由于學習難度增大,學習內容增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為了更好地發展小學數學,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想辦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問題;對策研究
眾所周知,數學在小學教學中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通過學習數學知識,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改之后,小學數學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也給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必須應對好這些問題,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詳細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知識的原動力,學生如果缺乏學習的興趣,教學也很難順利開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只以理論灌輸為主,學生的學習十分機械被動,學生自主發表意見的幾乎極少,這種教學狀態使學生的天性在極大程度上被壓抑了,忽視了學生的發展需求,也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2.缺乏對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上的正確引導
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觀念影響,在教學時,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只以教學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是喜歡采用“題海戰術”對學生進行訓練。小學生處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難以得到有效培養,致使數學教學效率低下。
二、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方法
1.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可以說是數學啟蒙教學,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不像初高中的數學知識難度大,數學知識學習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主,如《長度單位》《時、分、秒》等知識都是與實際生活相關,即使是在學生進入了高年級以后,許多數學知識也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采取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比如說,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前,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兩到三個人進行合作,一起用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識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出來,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講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頂點、面和棱的定義等知識時,學生就不會覺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理論居多不好理解。而且,小學生的性子活潑好動,什么都想要嘗試,這種自主動手的學習活動,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建立課堂雙向溝通機制,提高教學交流效率
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教學反饋的重要方式。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極為有限,學生只是被動的知識承受者,學生很少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這也使得數學課堂較為沉悶。
所以說,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建立好課堂雙向溝通機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疑問。例如,在學習應用題知識的時候,部分學生可能對于一些實際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折扣和利潤、本金等概念,理解得不是十分透徹,教師在教學時如果發現了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及時與學生溝通,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爭取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此外,課堂雙向溝通機制雖然建立了,但是在班上還是一部分學生性格較為內向,不敢也不善于與教師溝通交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也需要慎重考慮,鼓勵學生開口。比如,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同時鼓勵他們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說出來,這樣教師也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教學方法引導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對于一個人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中就養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那么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也不會十分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必須做好教學監督工作,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比如說,在做題之前,先要仔細讀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關系及需要求解的未知關系,不能馬虎大意造成失誤,同時,在平時做作業的時候,要注意書面的整潔,數學作業的要求,雖然不像語文等學科的要求那樣高,但是在做作業的時候需要保持整潔,而且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不能過于盲目,要學會思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不能一味地依賴教師。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教學問題是教學發展的必然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根據教學發展的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解決好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蔣潔.新課改下小學高段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上),2015(4).
[2]唐禎權.新時期小學數學綜合化教學途徑研究[J].才智,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