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洲+孫玲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啟蒙,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小學語文教學也是眾多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思索的一個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信息技術也逐漸進入了課堂,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較好的效果。以信息技術中的“翻轉課堂”為例,分析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語文知識的意義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所謂的翻轉課堂是以采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手段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的時候,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改變了傳統課堂以教師的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的參與,一般是讓學生先在課前觀看教學微視頻及其他的學習資料,以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為主,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較大的幫助。下面筆者將進行詳細論述。
一、小學語文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意義
1.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翻轉課堂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不同,在課堂上不再以教師的講為主,而是轉變為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在課堂上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學習上變得更加主動,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一味地等待教師將知識傳遞給他們,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探索的機會,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個性活潑好動,自制力比較差,在課堂上教師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來教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而且這種學習方式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但是在教學時,教師如果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正式的教學之前,先讓他們觀看一段有趣的小視頻,像在家里觀看動畫片一樣,對學生以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就會被激發出來。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
1.教學視頻的制作
教師在教學語文知識的時候,要想運用好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方法,第一步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在課前制作好教學視頻。教學視頻的制作并不是簡單地將網上或者是書本上的一些知識復制粘貼到視頻中就可以了。筆者認為,在制作視頻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學會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心理特征進行視頻制作。視頻既要包含語文知識,還需要生動活潑有趣,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制作《海底世界》這篇課文的視頻時,教師可以參考多種資源制作視頻,如與海底世界有關的圖片、動畫和兒歌等,充分挖掘多種元素,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2.提出并解決問題
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獲取知識和能力,這樣才能體現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問題的提出,一般來說,教學問題的提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遇到的問題,另一種則是教師在教學時設定的教學目標。
筆者以上文中提到的《海底世界》為例,不少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那些海洋生物可以生活在海底,而人類卻不可以,海底世界為什么這么美麗……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之后,學生也就掌握了自己所學的知識,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3.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是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中,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而在應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比如說,在教學《烏鴉與狐貍》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入的思考“為什么狐貍能一次次地將烏鴉的肉騙走,真的是因為狐貍的狡猾嗎?”教師可以將與這個故事有關的動畫片,播放給學生看,通過直觀的畫面,使他們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
4.教師的教學反饋和評價
翻轉課堂在教學知識的時候,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學習不管不問,因為小學生的知識積累有限,他們在學習和思考問題的時候,難免會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的局限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做好教學反饋,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總結和完善知識結構框架,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哪些不懂的,教師都需要及時去了解。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優點與不足進行點評,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必然會越來越廣泛,翻轉課堂只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一種代表,在語文課堂上運用這種教學技術,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較大的幫助,而對于這種教學模式的探索,隨著教學的發展,必然還會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2]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