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數據開放共享平臺”入選中國“互聯網+”行動百佳實踐
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網信辦等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互聯網+”峰會上,發布了《中國“互聯網+”行動百佳實踐》,其中國家林業局選送的“中國林業數據開放共享平臺”成功入選,成為全國各行業各部門“互聯網+”建設的經典實踐案例,標志著“互聯網+”林業建設取得新突破。
新《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國家林業局要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深刻認識新保護法對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歷史性意義,把貫徹實施新保護法作為當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頭等大事。
全國首顆林業衛星“吉林林業一號”發射成功
1月9日12時1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火箭在轟鳴聲中騰空而起,它所搭載的我國首顆林業衛星——“吉林林業一號”隨之飛向太空。20分鐘以后,星箭分離,衛星入軌。這標志著吉林省乃至我國林業管理進入了“空天地”一體化的新時代。
國有天然林保護實現全覆蓋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1月5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上透露,2016年國家林業局按照“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的總體目標,積極推進天然林保護,實現了國有天然林保護全覆蓋,商業性采伐全面停止。目前,全國共擁有天然林29.66億畝,其中國有天然林16.85億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天然林12.81億畝。
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無縫對接”
1月6日-8日,林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作交流暨培訓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旨在推動林業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產業與科研之間搭建橋梁,努力實現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效益化,促進行業科技進步。會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代表圍繞竹纏繞、林產化工、油茶、枸杞、生物防治、桉樹、野生動物保護、花椒等各領域作了典型發言。
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1月10日-1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7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總結2016年環保工作主要進展,研究落實“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部署安排2017年環保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