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萍
【摘 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藝術,注重交際化,需要學生用心去感受,去體驗,繼而用在生活中,使之成為一門工具。傳統的“背多分”、學啞巴英語的方式在這個英語口語化的時代已經格格不入了。給學生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包括教室內部環境和教室外部環境,學生可以感覺到一種學英語的氣氛,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種想學好英語的欲望。讓他們樂在其中,寓學于樂,才是提高英語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 創建情景 氣氛 感受英語 激發興趣 高效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很多人學英語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學,因此整天盲目地背單詞,記枯燥的語法,做閱讀訓練,這些學生是被逼著苦學英語,毫無興趣可言。這樣學英語的狀況實在堪憂。然而,英語是一門語言藝術,注重交際化,需要學生用心去感受,去體驗,繼而用在生活中,使之成為一門工具。傳統的“背多分”、學啞巴英語的方式在這個英語口語化的時代已經格格不入了。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受這門藝術,同時又能高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呢?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積累,我深刻地感受到,給學生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讓他們樂在其中,寓學于樂,才是提高英語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盡可能的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貼近現實生活的語言情景,置學生于真實語境當中,把英語單詞、句子、規則通過情景的介入向學生進行身臨其境的形象的滲透,豐富他們的感知,提升他們的理解應用能力,輕輕松松學英語,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學習環境包括教室內部環境和教室外部環境,其本質都是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促使和刺激他們使用英語,用英語思維,用英語對話。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是英語,這樣,學生可以感覺到一種學英語的氣氛,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種想學好英語的欲望,學習的動力不言而喻,學生學得愉快,成績必然就會提高。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創造學英語的環境來幫助學生學英語呢?
創造內部環境,首先體現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事實上,英語作為一門交際語言,課堂氣氛比其他課輕松得多,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親合力,消除學生上課時緊張,膽怯,羞于說英語的不良心理狀態,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fun with English”就是這個道理。創建輕松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結合中學生的學習實際,嘗試以下幾點:
一,課前五分鐘英語演講。課堂導入是新課的序曲,好的引入不僅給學生帶來親切,新鮮的感受,還能誘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從“要我學”進入“我要學”的最佳心態,“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而且課前三五分鐘是學生由心理準備到進入角色的時刻,是營造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也是學生練習聽說的一次機會。因此,教師應該抓住這一時段,以“Free talk”“值日報告”“講故事”“Talk about a topic”等來開始新課。可以事先讓學生準備充分,演講時盡可能不看稿子。也可以是實物演講,學生手里拿著一張圖片,或一樣東西,描述該物品的來源、特征,或是用途,演講的同學可以適當提一兩個問題,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力,檢測聽的效果,并給予適當的獎勵。教師還可以提出改進措施。通過這些英語問答和交談的方式,迅速將學生漢語的思維引向英語思維的軌道,這樣就為下一步的語言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在公眾面前演講的口語能力,培養了他們學英語的信心。
二,在教室內設一個英語閱讀角,供學生閱讀。可以是一個書架或箱子,發動班上同學每人從家里帶一本書或雜志,交換閱讀,覺得精彩的文章可以做標記,以供后面翻閱的學生共享。兩個月后,重新從家里換一本。教師只需要安排一名同學負責整理并做好監督的工作。古人曾經說過“書非借不能讀也”。學生帶著好奇心,走進繽紛的英語世界,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見識了各種文體的英語文章,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
三,每周安排觀看一次英語類節目。學生對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永遠充滿了好奇,在好奇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教師可以準備一些中學生喜聞樂見的英語電影,短劇,新聞等,學生在娛樂放松的同時,又了解到了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及地道的英語發音,何樂而不為呢?教師可以在觀看節目前設幾個問題,開展有獎問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很大程度的提高,進一步啟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四, 每周設定一天為“英語日”。教師要求學生在這一天之內只講英語,忘記漢語。馬克思曾經說過,“學好一門外語的關鍵就是忘記自己的母語”。同學之間要互相監督,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的時間大家都練習日常用語,鍛煉自己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剛開始時有些同學可能覺得不好意思,開不了口,但在大家都講英語的環境中也會慢慢適應。逐漸地,同學們會感受到自己的口語在不自覺間大大地提高,于是,就會產生越來越想學好英語的欲望。
五,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課內應恰當并廣泛地使用課堂用語,少用母語,課堂上給學生創造一種學英語氛圍,帶動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答疑,并鼓勵學生也使用英語。如:Would you lik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Let me give you an example. Please make a sentence using this pattern. Can you follow me? Thank you ... 教師在課堂上還應該使用多樣化的表揚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繼而提高濃厚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如:Well done, Excellent, Good boy, Fantastic, Wonderful, Go ahead, Come on, you can make it! I believe you ... 即使學生只有一點點的進步,在教師的鼓勵下,也找到了學習英語的自信。記住“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
最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游戲,如英語故事接力,分組依次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然后拼湊成一個有趣的故事,欣賞外文歌曲,唱英語歌,演英語話劇,把課文編成故事,詩朗誦,英語演講,等等。角色扮演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入角色。有的學生還能充分展現出自己的表演天賦,發展個性品質, 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避免了傳統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法,讓英語學習活起來,動起來。這些豐富多彩的游戲,在歡聲笑語中激發了學生學英語的熱情,感受到英語天地的無窮樂趣,同時,也學到了課文中要求掌握的基本句型,而且印象很深刻,不容易忘記。
以上談到的是英語內部環境的創建,對于外部環境的改善,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全校范圍內創立英語口語角,每周定時間定地點如期舉行。號召全校學生積極參與,只用英語交流,營造說英語的環境。初期,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話題,學生圍繞話題展開討論,甚至可以分組讓口語較好,自信的同學帶動部分害羞的學生,慢慢地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
其次,在學生午間休息時播放一些學生中流行的英文歌曲,每天廣播時間安排一段英語節目,英語新聞,英語故事等,讓學生熟悉,習慣并喜歡上英語節目。在學生中開展英語歌曲比賽、英語小品比賽也是提高學生學英語熱情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后,校園內的海報,標識,通知等采用英語書寫,這也是一個創造英語環境非常不錯的做法,如:warning, entrance, exit, keep off grass, dinning room, gym... 讓學生在無意間學到英語,感受到英語就在我們身邊,學英語其實就是一種樂趣。
綜上所述,利用并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可以把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英語學習交際化,活學活用。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便利快捷地完成教學任務,實施教學目標,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從而真正達到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教學效果。以上所述都是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也是對語言情境教學法的粗淺之探。語言作為一門藝術,教無定法,當然還有更多更好的給學生創造英語環境的方法,有待我們進一步學習和嘗試。
【參考文獻】
[1]李朝陽. 高中英語課堂實施情境教學的方法[J]. 文理導航旬刊,2012年.
[2]張傳玉.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空中英語教室:社會學科版,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