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芳
(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第一中學)
摘 要:課標確立了新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突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但是,有的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又陷入了新的誤區。將闡述這些誤區并提出走出誤區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誤區;對策
課標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新一輪課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圍向前大力推進。課標確立了新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突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但是,有的教師在實施課標的過程中又陷入了新的誤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自己的認識,并提出走出誤區的對策。
一、創設情境要合理,做到“生活味”與“數學味”的有機結合
情境是一種激發人的感情天性的境界。對學生的學習來講,情境是一個獵場,學生可在這里發現獵物;情境是一個迷宮,學生要在這里找到出路;情境是一個跳板,學生要在這里飛躍。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應當根據教學課程的總體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來設計富有科學性、趣味性的數學教學活動,將學生從課堂上枯燥單一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數學。數學課堂創設的生活情境教學,不是簡單的學生生活場景的重現,更不是引領學生去感悟生活,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具有隱含數學問題和認知沖突的環境下學習,讓學生轉動思維,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學習和探究。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課堂中培養自己的數學綜合能力。很多教師響應新課程的號召,在教學中讓學生大膽地在課堂中組織課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缺少了教師的有效引導,導致初中數學課堂秩序雜亂,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數學能力,沒有看清新課程的具體要求。新課程中所說的主體有兩層含義,即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避免出現學生盲目學習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科學地設計自己的教學計劃,做好課程組織、教學內容選擇、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等工作,為學生的討論和研究穿針引線,把握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細節。
三、合作學習必須注重實效,不能流于形式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新課程明確提出“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在幾乎所有的數學課堂上,都有小組合作學習的身影。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數學課堂中以往的局面消失了,更多的是學生之間激烈的探討和思考。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在很多時候更像是一種形式上的教學方法,教師有了問題就會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導致合作學習的內容不是過于簡單,就
是超綱,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合作不合作都無所謂的觀念,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
四、使用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必須掌握“用度”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越來越普遍了,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將教材知識點和音頻、視頻、圖畫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一個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教師應該對適合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內容加以精選,必須根據教學目的和需要有針對性地使用。教學中用黑板就能生動講清楚的問題,就避免運用多媒體教學。頻繁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也會讓學生失去對多媒體教學的新鮮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失去多媒體教學原本的教學優勢。
面對新課改帶來的新挑戰,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遠遠不止這幾種,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是立體的,有時許多問題會交叉出現。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廣大數學教師必須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克服教學改革中的盲目性,徹底摒棄陳腐僵化的教學思想,從全新的角度來認識、探索教學問題,才能使課堂教學改革具有生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走出教學改革的誤區,推動教學改革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敬書.對中小學概率統計教學的再認識[J].中學數學月刊,2002(9).
[2]王秀軍.中學生對樣本概念理解的調查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5(2).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