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五中學)
摘 要:小班化教學以最大限度地關注個體化需求,將課堂真正打造成學生學習的樂園為目標,是追求高品質課堂的有效教學組織形式。而作業設計作為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延伸,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語言的途徑。長期以來,作業設計并未發揮出小班化教學的優勢。作為課堂教學實踐者,結合本校小班化教學,就英語學科作業設計進行了思考和嘗試,提出分層作業、實踐型作業、互聯網+作業等作業類型,為學生在樂學、趣學的環境中愉快地完成作業提供了經驗。
關鍵詞:小班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
一、問題研究的背景
2014年9月至今,我校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初具形態,但仍然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我們的課堂教學變了,評價方式變了。我們在作業設計和批改上遇到了很多問題,以前我們的作業設計多數情況下“一刀切”,同一內容、同一要求、同一方式、同一完成的方式,這樣很不利于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甚至隨著年級的深入,學生對作業明顯不重視,忙于應付,甚至抄襲。對部分學生來說,教師無法通過作業來了解其學習情況。如何發揮小班化教學優勢,使作業設計真正體現“發展每一個,成就每一個”?通過觀察、交流和探索,筆者進行了如下思考和嘗試。
二、小班化條件下,關于英語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
(一)設計多層次、多元化作業,突出個性化的培養目標
小班化教學條件下,我們的班級人數控制在40人以下,這樣便于了解和關注每一個學生。作業設計上,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和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然后根據各層次的需求結合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在布置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4 2b閱讀課文的預習作業時,將作業設計為A、B、C三類。A類: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文章中的重點短語和句型;深入理解文章,表達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自學語言點,造句并在課堂上給其他同學講解cut,out,compare的用法。B類:跟著音頻朗讀課文,并將錄音發給老師;把握文章大意,回答課本中的兩個問題。重讀課文中黑體字句子,找出2c練習中的近義詞。C類:重復跟讀課本生詞,然后再跟著音頻閱讀5遍課文。這樣分層作業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二)作業設計形式多樣,趣味性強
在班級人數少的情況下,初中英語作業應從單一的單詞抄寫、課本背誦和習題轉向關注學生的興趣,根據每個學生的學情和特點布置作業,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作業。如根據聽力材料編寫小故事、調查表、手抄報,設計明信片等。在學習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講完3a課文之后,我讓學生按照書信的格式給父母寫一封信。在學完How much are the socks?讓學生假設開一家服裝店,畫出店里的布置,用英語標出衣服的名稱和價格,并設計出對話。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開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注重聽力口語作業,促進知識與技能同步發展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能力),這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英語教學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對學生終身語言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作業設計應注重聽力和口語,促進學生聽說技能的發展。聽力類作業可包括觀看英語節目,欣賞英文電影、英文歌曲等。口語類作業可以包括英語對話、編故事、英語配音等。當前,互聯網多媒體資源豐富,學生可以借助手機APP客戶端下載一些英語學習軟件,如英語趣配音、Boxfish、英語流利說、英語模仿秀等。
(四)增強作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英語是一門以語言輸出為主的學科。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將英語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新課程標準指出:具有實踐性的英語作業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因此,教師設計作業時,應將源自生活的真實問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設計出具有現實意義的、生活化的作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學完七年級下冊Unit4 Dont eat in class后,我們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用英語制訂班規,然后通過小組比賽對制訂的班規進行張貼。學完Unit6 Its raining 之后,讓學生回家觀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嘗試用英語進行播報。學完八年級上冊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第2課時和第3課時后, 讓學生在家制作奶昔或者三明治,用英語寫出步驟,展示自己的成果。這種實踐性英語作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五)活用互聯網+資源,實現梯度作業或者一對一出題作業
當前,我校小班化試點班級實現了網絡班班通,電子白板多媒體技術安裝到位?;ヂ摼W+教育背景下不僅推動了課堂教學的變革,也在作業布置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嘗試,借助互聯網+資源優勢,加強學習軟件與作業設計相融合,實現一對一出題作業或者分層布置作業,提高作業的實效性,同時節省了教師的批改時間。我們嘗試使用了猿題庫、作業盒子、Boxfish、QQ在線題庫作業布置等軟件。作業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即時批改、即時講解、即時評價,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快樂競爭的氛圍。
三、注重作業多元化評價,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的作業要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激勵學生的發展。小班化教學條件下,為更好地實現“發展每一個,激勵每一個,成就每一個”的教學理念,我們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來評價學生的作業,給學生豐富的、充滿人文關懷的作業評價,課上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總評等方式讓學生及時發現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學會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同時,教師在評價書面作業時,除了“Good!Great!Excellent!”等常用的方式外,還可以用一些獎勵貼貼到作業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通過多元化的作業設計與評價,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趣味中愉快地完成作業。
愛因斯坦所說,教育應給學生提供的東西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來負擔。在樂學、趣學的小班化教學條件下,英語作業設計是一個值得探究和實踐的教學新問題。在面臨小班化教學改革和升學壓力的背景下,作業布置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試水平,還應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體現實效性、人文性和多元化的綜合目標,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到語言學習中來。因此,作為教學者,我們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需要,讓豐富的內容促進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讓英語作業在小班化教學中成為一種精神享受。
參考文獻:
[1]李學書.生活化視野中英語作業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11).
[2]周志男.初中英語作業的生活化設計[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4(10).
[3]蔣勁松.適性、體驗、多元:小班化背景下語文作業設計淺談[J].教師教育,2016(8).
編輯 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