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此過程中,我國的企業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看求職者的學業成績,各項綜合素質也顯得格外重要。再加上我國大部分家庭對獨生子女的過度保護,溺愛,使得現在的大部分學生缺少獨立意識,很多事情不能獨立自主解決。目前家長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格外重視,而對身體素質和其他素質卻投入的力度不夠,使得我國的人才發展畸形化。在體育教學中加入的學生意志的訓練,使得學生更具有吃苦耐勞的能力,生于憂患,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學生意志品質 培養訓練
一、體育教學中的意志訓練的功能作用
(一)意志訓練具有增加學生的吃苦能力
能吃苦,可吃苦是學生以后面向社會所需要的一項基本的素質能力,以及國家現在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國家現在鼓勵大學生去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比如資金不足,人員調動,管理不當等等許多問題,這就更加需要學生需要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敢于吃苦的能力。教師要在具體教學中合理地應用教材中的內容,針對不同體質的學生要做出不同的訓練科目,不同的訓練強度,比如長跑的項目,科學地增加學生的吃苦能力。
(二)意志訓練具有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
內容精彩豐富是體育教學的一大特點,包括游泳,體操,健美操等等內容,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了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美大部分為表面上的形體上的美,或文字上的等其他形勢上的美,對于游泳,體操等項目來說,這些屬于藝術類型上的美,是一種運動美,由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運動美,這中運動美對提升學生的審美標準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我國的老一輩藝術家提出的“媚俗”、“中性”“矯情”、“病態”這四種審美的能力以及標準的具體解釋,運動美也能歸入其中。并且審美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意志訓練具有增加學生反應適度的能力
反應適度主要是指心理學上的行為反應適度,人們行為反應是人的一種基本的心理健康的標志,由于人與人的家庭環境不同,發育狀況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反應敏銳,有的人反應緩慢,有的人反應遲鈍。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的反應程度也不一樣。對于在學校教師的教學中加入意志訓練的練習,對于反應敏感或反應遲鈍的同學具有鼓勵作用,使他們達到正常人的水平,使他們的心理達到一個健康的水平。
二、體育教學中的意志訓練的具體方法
(一)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由于現代的部分學生的思想觀念缺少積極的方面,缺乏吃苦意識。體育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體育項目教學,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比如講故事,講史實,要將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過雪山、踏草地,等等一系列的艱苦生活艱苦風斗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在感嘆今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同時要學會堅強,學會努力奮斗,不想困難低頭的品質。
(二)教師要巧妙的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
若教師只是單純的進行體育教學,那么難免學生會感覺枯燥乏味,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的做到寓教于樂,要將游戲以及其他娛樂方式巧妙地融合到體育教學過程中,最好要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將知識學到,在快樂中學習。
三、體育教學中的意志訓練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不同學生的資質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可能在運動方面確實不如別人,或許存在先天方面的原因。但是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進行體育活動是沒有問題的。要對學生的興趣有所了解,盡最大可能的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定下堅實的基礎,為以后更好地發展作下鋪墊。
(二)教師要與家長及時溝通
現階段的學生的自尊心往往強烈,體育教師在做初步的身體將狀況登記的時候,有的學生難免會有所隱瞞,這就為以后的體育教學活動的隱患埋下了伏筆,所以體育教師在日后的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某位同學的身體健康出現一點兒健康狀況問題一定要與這位同學的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并做好相關的登記,防止日后安全問題的發生。
四、結論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意志訓練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不是一天一次課就可以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與學生之間的融合。在體育教學中加入對學生的意志訓練是中國的體育教學的一種流行趨勢,在體育教學中加入意志訓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更有利于中國現階段學生的全方面的發展,更有利于中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梁利民.我國體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 趙靜,翟秀珍,劉素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休閑體育文化生態系統的建設[J].體育與科學.2006,27 (4): 32-36.
[3] 劉子眾.中西運動休閑文化發展理念的傳統差異與漸進融合[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 (6): 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