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水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教師要重視提問的藝術性。通過有技巧有方法的數學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結合各種現實的案例教學,闡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教學的藝術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教學;藝術性
對于絕大部分教師而言,提問已經成為課堂教學必備的教學形式之一。只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是灌輸大于提問和互動,所以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死氣沉沉。如何改變這樣的課堂教學現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提問教學的有效性和藝術性,通過這種高質量的課堂提問,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提問也應當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提問當能促進互動,而只有互動,方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诖耍P者結合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藝術性對策。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教學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問題:首先,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不重視提問,而是重視知識的灌輸和傳授,這種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其次,在課堂教學提問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提問教學缺乏藝術性,部分問題簡直是毫無意義,對于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提升沒有起到任何的幫助作用。第三,很多教師的課堂提問都是一問一答式,教師的提問缺乏啟發性,使得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欠缺思考,難以提升小學數學提問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提問的藝術性對策
1.提問首先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教師的課堂提問一定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創設出一種激發學生好奇心的情景,使學生在尋找問題的答案的過程中,引燃起智慧的火花。
比如,筆者在教學“被2整除的數”這節課時,給學生提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學校發了電影票晚上要看電影,曉玫和菲菲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希望看電影的時候能挨坐在一起,曉玫的票是10排6座,菲菲便找同學把自己的票換成了10排7座,結果她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卻發現座位不是挨在一起的,同學知道為什么這樣嗎?這個提問激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筆者通過結合實際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使學生加深了奇數列、偶數列及自然數列中相鄰的不同含義的理解和區分。
2.教師要掌握提問的方向
提問,是教師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是為了學生探究新的知識所打開的一扇窗戶;提問,也是學生的思維過程中起到路標作用的啟發。例如,筆者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例題10.25÷12.5時,根據這個目標,筆者設置了具有方向性的提問。1.18÷6=();2.180÷60=();3.1800÷600=();學生在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后,筆者提問1式和2式,被除數和除數會有什么改變呢?商呢?1和3呢?商如果保持不變的話,除數和被除數是怎么變化的呢?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我們得出了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時,商不變的知識,在學生掌握了新的知識后,結合例題,筆者又設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除數是幾位數呢?劃去除數的小數點后表示什么呢?劃去除數的小數點,使商不變,那么,被除數該怎么辦呢?這些具有明確的方向性的問題設計,使小學生的思維集中在了教學的主要目標上,把教師傳授的新的數學信息,很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
3.問題的設計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做到循序漸進
數學課堂的提問,要循序漸進,前一個問題要是下一個問題前提,這樣才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提問,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這種提問方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有較強的邏輯性,因為這樣,才能緩解學生對問題思維的難度。
比如,筆者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設計了這樣的提問:1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呢?2這個圖形的底是原來三角形的哪一條邊呢?3這個圖形的高應該是原三角形的什么呢?
筆者認為這樣來設計提問,以一種循環漸進的方式,啟發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很快地掌握了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4.教師在提問時要做到顧全大局
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我們教師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課堂提問是全班學生和老師交流的橋梁,教師要真誠地關注每一個學生,對優等生和差等生都要一視同仁,因材施教,要杜絕對學生進行“懲罰性”的提問,要培養起學生積極的參與意識,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給每個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喜歡上數學。
在提問中,對成績好的學生,提問的難度可以相應大一些,對中等成績的學生,則提問的難度可以是一般性的,對于較差成績的學生,提問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我們教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要注意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使學生感受到回答問題,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從而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5.教師在提問時要把握提問的技能
我們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該注意結合小學生的語言水平,使用簡明易懂的語言提問,使學生能盡快明白教師所提問題的指向,確定問題答案的思考范圍。
要讓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做出有效的思考,在短時間內得出問題的答案,我們教師首先要叫學生明白問題到底問的是什么,所以教師在提問時,不僅要結合兒童特點,還要注意提問的語氣和提問的句式,運用淺顯易懂的句子,使學生直接切入思考的正題,減少思考時浪費無謂的時間,這樣才能提高回答問題的效率。
總之,課堂提問,對于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教師要努力優化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精心設計出能促進學生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的提問,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有效性,使我們的提問做到問得好、問得精、問得巧。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將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不斷深入探究的話題。
【參考文獻】
[1]呂傳漢.《論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的數學學習》[J].數學教育,2001(4):4
[2]樊啟亮.《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提問的探討》[J].課改研究,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