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全
摘 要 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給當前社會帶來了較為廣泛的影響,尤其是互聯網的全面發展,促進了新媒體的興起和發展。新媒體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給傳統廣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使得傳統廣播中的很多聽眾流失,長此以往,傳統廣播將不具有發展的動力和生機。文章主要是從傳統廣播媒體的介紹及特點、新媒體特點入手,針對新媒體對傳統廣播造成的沖擊,對傳統廣播運用新媒體“鎖定”聽眾時的應對策略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說明。
關鍵詞 傳統廣播;運用;新媒體;鎖定;聽眾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4-0158-02
廣播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波,以聲音的形式對新聞等信息進行傳播的工具,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較為重要的影響。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樣化,人們可以通過更多渠道接收圖片、音頻等多種信息,更大程度自主選擇希望得到的信息內容。傳統廣播想要在多媒體環境之中積極“鎖定”聽眾,就需要積極運用新媒體,將傳統廣播和新媒體的優勢功能進行充分有效的融合,煥發出傳統廣播的活力和生機,以此給聽眾帶來更好的媒體體驗效果和更廣闊的服務空間。
1 廣播媒體及其特點
廣播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是指通過無線電波傳送聲音的新聞傳播工具。傳統廣播媒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特點,主要分為優勢和不足兩方面的特點:第一,優勢方面,廣播收聽中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具有較強的便攜性,受眾能夠使用的對象十分廣泛,具有較多種類的功能,能夠對聽眾產生較強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同時花費的成本也較低。第二,不足方面,傳統廣播在播放的過程中是按照一定順序進行的,聽眾不能按照自身的喜好進行選擇。
2 新媒體特點
近年來,網絡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期,新媒體發展壯大是信息革命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新媒體的形式在逐漸多樣,比如說數字雜志、移動電視、桌面視窗、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傳播,其最為明顯的優勢和特點就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也就是互動性,人們在新媒體的作用下,能夠對于多種信息進行交流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思想能夠得到有效的擴展和融合。以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還能表現出十分豐富的形式,具有較高的覆蓋率、性價比,同時具有較強的即時性,信息的傳播速度之分之快,并且能傳輸的信息量很大,在推廣的過程中也十分便捷。
3 新媒體對傳統廣播造成的沖擊
1)新媒體具有較高的便捷性。
信息的傳播是非常快速的,傳統廣播在傳播的過程中,具有極高的時效性,這種特點在以往是傳統廣播的較大優勢,但是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廣播的這種時效性優勢已漸漸失去。主要體現在傳統廣播的信息在傳播的時候就意味著完結,這種情況下,聽眾對于廣播的內容完全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對于里面的內容很難全部記住。同時傳統廣播使用的傳輸形式是聲音符號,由此觀眾想要對廣播內容進行再次查閱的時候,就存在著較大的
難度。
2)傳統廣播媒體受眾出現分化。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廣播的受眾出現了一定的分化和減少,傳統廣播在傳播的過程中,在內容的豐富性方面,總體上來說是不如新媒體的。新媒體處在互聯網的環境之中,任何人都能夠對信息進行上傳和下載,新聞事件等信息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而傳統廣播在傳播的過程中,是需要人為進行控制的,聽眾不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進行主動選擇,這方面和新媒體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在新媒體形式下,人們針對自身想要觀看和了解的內容,能夠在自身操作下進行有效的選擇。傳統廣播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樣式較為單一,使用的都是聲音符號,盡管傳統廣播一直在提升聲音的形象性,但是從聲音本身的特質上來說是無形的,不能夠進行有效的掌控,聽眾們在收聽聲音的過程中,也并不能對事物的全貌進行了解和掌握,這時候就需要有更加完善全面的信息樣式作為輔助,比如說一些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在這方面中新媒體要具有更多的優勢[1]。
4 傳統廣播運用新媒體“鎖定”聽眾的方法
1)積極應用多種新媒體培養用戶。
傳統廣播積極應用新媒體的優勢,可以對傳播理念進行不斷的轉變,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聽眾的興趣,吸引更多的人收聽廣播。廣播節目自身的理念較為新穎,設置的廣播節目內容較為豐富,將會從吸引聽眾的過程中培養更多的用戶。傳統廣播都是即使用單向傳播的模式,聽眾和廣播節目負責人之間沒有良好的互動,導致廣播節目負責人對于聽眾的需求掌握不夠全面,廣播節目容易出現一定的偏差,不利于吸引和培養更多的客戶。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廣播可以積極利用多種網絡傳播形式,比如說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形式,收集聽眾們的意見和建議,從而積極調整自身的廣播節目,這樣就對于有效推廣一些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節目[2]。
2)利用大數據管理聽眾及用戶。
傳統廣播節目負責人需要對客戶、聽眾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針對用戶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節目和播送形式,極大程度上提升聽眾的關注度和滿意度。廣播節目制作組可以針對客戶的收聽需求開展相應的調查活動,收集聽眾們的反映意見,對聽眾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有效的整理,從而選擇切實可行的建議,對自身的節目進行有效的調整。傳統廣播節目制作組還能夠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用戶進行調查,并有針對性的建立一些專項節目[3]。
3)改變節目形態及方式。
針對廣播節目形態和方式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有效提升節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傳統廣播節目需要培養起自身的優秀主播。當前社會中,優秀的主持人能夠將采集新聞信息、編輯節目以及播送節目的能力進行全面有效的統一和結合,這對于廣播節目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現代社會隨著新媒體的全面發展,各色媒體和信息終端的數量十分之多,信息的傳播也十分迅速,想要在這種環境下有效提升廣播節目的傳播效果,積極鎖定更多的聽眾,需要針對節目自身的形態和運行方式進行改變。針對于節目形態,廣播的主持人能夠根據廣播節目自由調整自身的風格和語言習慣,從而形成自身的特色,這樣廣播節目在播送的過程中,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聽眾。傳統廣播節目需要對傳統的、單一的運營模式進行摒棄,將線上節目的播出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需要將線上節目和線下的營銷活動進行充分結合,這樣能有效提升聽眾的關注度。聽眾們感興趣的方面較多,傳統廣播節目可以從多方面推廣自身的節目,針對節目外的服務,需要做到認真細心和耐心,全面對待每一個聽眾和用戶,和用戶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4]。傳統廣播節目應該能夠積極培養起自身的優秀節目,作為主打的精品內容,這樣能夠對客戶市場進行有效的穩定和鞏固,這其中就需要對廣播電視臺自身的節目風格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針對一些收聽率較高的節目進行重點培養[5]。
4)提高數據分析能力。
傳統廣播節目需要針對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進行不斷的提升,針對用戶的各項信息調查數據進行全面充分的分析和研究,針對用戶的參與情況進行認真記錄。當客戶參與到廣播節目之后,節目制作組需要針對客戶的信息進行整合,使用新媒體手段留存下他們參與廣播節目和活動的信息數據,這樣在后續推廣節目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6]。
5 結束語
傳統廣播節目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需要積極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改進和應對,比如說從吸引聽眾發展為培養用戶,加強客戶管理聽眾及用戶,改變節目形態及方式,以及提高大數據分析能力,這樣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提升傳統廣播的生機和活力。新媒體突飛猛進發展,給受眾接受信息帶來便捷和新的聽覺體驗,為信息化高度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同時新媒體突飛猛進發展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要認清我們的優勢和劣勢,把新媒體作為我們傳統廣播媒體的互補,讓受眾更喜歡獲取廣播提供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及新媒體把廣播傳播距離傳得更遠,通過新媒體讓聽眾能更快的查找到廣播提供的內容,以此來增加廣播與聽眾間的黏合度。
參考文獻
[1]唐曉菁.從聽眾到用戶——新媒體給傳統廣播電臺帶來的變革[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5):16-18.
[2]龔立堂.舊媒體新媒體全媒體——兼談傳統廣播如何融合新型媒體[J].廣播電視信息,2011(8):42-44.
[3]蔡文戈.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5(15):56-57.
[4]遲慧廣,劉旻.廣播人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與聽眾互動——《鄧麗君和我》背后的故事[J].中國廣播,2016(3):85-90.
[5]張曉玲.全媒體時代廣播節目與聽眾的多樣性互動[J].新聞采編,2013(4):12-13.
[6]唐建剛.新媒體時代對廣播編輯的新挑戰[J].新聞窗,201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