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小蓮
【摘要】本文論述了南寧市奧園小學“育生命自覺”的辦學理念及“育生命自覺,創魅力校園”的校園文化建設路徑。該校學校文化建設旨在打造銳意創新的魅力團隊,豐富文化內涵,彰顯魅力德育,教研相長,提升教師專業魅力,以濃郁文化浸潤生命,在校園文化的沃土中育苗。
【關鍵詞】學校文化 生命自覺 魅力校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053-03
南寧市奧園小學沒有悠久的歷史,也沒有華美的外飾,更沒有輝煌的成績。學校啟用于2013年9月,三年來,在南寧市經開區管委會、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已步入良性軌道,以純正的校風、優美的環境、先進的管理、扎實的教學影響和培育莘莘學子。
學校圍繞“讓兒童的世界充滿魅力”的教育理想,踐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的辦學理念,把學校辦成品位高雅的書香校園、教師專業成長的精神家園、學生學習求知的智慧樂園與強身健體的運動奧園。為使學校持續發展,我們始終追尋教育夢想,探尋教育真諦,由此走出了一條“育生命自覺,創魅力校園”的學校文化建設之路。
一、打造銳意創新的魅力團隊
(一)首抓師德師風建設
我校結合南寧市教育局工作精神,開展師德師風系列教育活動,倡導“敬業樂教、博學善導”的教風,開展“魅力育人先進團隊”評比活動,用以揚正氣,立新風,求合作,謀發展,營造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合作競爭的校園文化,人人自覺形成“奧小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共識。
(二)強化學校管理團隊的服務意識
全體行政人員團結一心,通力合作,時刻牢記“學校管理,師生為本”的服務宗旨,思師生之所慮,急師生之所需,以真誠的心態對待人,以公正的態度看待人,以寬厚的胸懷理解人,用人格的魅力感染人,用淵博的學識引導人,用充沛的精力帶動人,用踏實的作風影響人,努力把我校中層管理隊伍建設成一個講奉獻、淡名利、重大局的充滿朝氣的魅力管理團隊。
(三)重抓教師專業發展
我校教師隊伍年輕化,其中33%的教師剛大學畢業不久,31%的教師為高中、初中教師甚至教師以外行業人士公考進校,大部分教師缺乏小學教育教學經驗。面對這樣的情況,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從最基本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與輔導等常規教學管理工作開始,采用“先行課”的集備方式備課,組織多種形式的示范課,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活動。將說課、評課、朗誦等教師基本功訓練常態化,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比賽、讀書活動、沙龍研討等行之有效的活動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經驗共享、教學方法共享等,建立一支有終身學習理念、善于行動研究、學會教學反思、做到同伴互助、有著專業引領、能做課題研究的可持續發展教師隊伍。
同時,我們通過專業培訓、外出學習、網絡平臺交流、自我研修等多種形式,定期聘請各學科專家進校進行專業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等主題培訓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外出觀摩,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使得我們的教師隊伍更有活力、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學生發展更有潛力。
二、豐富文化內涵,彰顯魅力德育
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體現在學業上,更體現在生活中。學校依據實際情況與學生成長的需要,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與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開展系列體驗式德育活動。
(一)讓每個主題德育活動都充滿靈動感
學校充分利用節假日、少先隊活動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我的活動我參與”“我的旗臺我做主”“我的農場我播種”等活動,以晨會、課程、傳統節日、主題班隊課、勞動體驗等形式,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起學生對自我的生命自覺,點燃教師教育火花,創新德育模式,讓育人更“生態”。
(二)讓每個專題教學活動都樂開懷
學校定期開展學科活動月,在語文活動月開展每日誦讀一首經典詩詞、聽寫詞語比賽、背書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領略到祖國文化的魅力;在英語活動月開展英語歌謠比賽、制作圣誕賀卡比賽、圣誕Party等活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感受英語的魅力,了解西方文化;在數學活動月開展數學智慧樂園、計算、實際解決問題等活動,通過說、唱、玩、跳、演、畫、書等方式,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習質量。
(三)讓每項禮儀教育都有效
學校從“走好路、寫好字、唱好歌、掃好地、排好隊、做好操”等小事做起,以“開筆禮”“小腳丫”“輕聲慢行”、師生約定、有序路隊、“向陽花開”擂臺等體驗活動為突破口,教育和引導學生做一名“德馨學實、陽光智慧”的魅力少年。
(四)讓每個家庭資源共享
學校加大家長學校建設力度,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學校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引導家長正確而又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從而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有效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效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的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五)讓每位班主任做到潤物細無聲
良好的班風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班主任隊伍非常年輕,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培訓上,常態化地開展與專家面對面的班主任理論學習、校內交流、組內研討、班內實踐、走出去拓寬視野等活動,切實抓好青年班主任班級常規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都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六)讓每個演練都入心
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孝敬教育等活動常規化、日常化,時時講安全,處處有平安,周周有教育,月月有演練。如開展“消防安全”“防恐防暴”“防拐防騙”“應急疏散”等安全演練,做到專項活動精練有效,專項技能掌握牢固,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學生、家長的安全、健康意識,共同提高師生應急避險等能力。
三、教研相長,提高教學質量
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技能和素質,破解我校面臨的師資隊伍結構困境,我校主要從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扎實開展課題研究等方面著手,教研相長,提高教學質量。
(一)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制定“人本化”教學管理制度,制定“人本化”的學校業務素質規范標準,建立健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為教師創造一個超越昨天的工作環境。教師要成長,離不開目標的引領。學校做好引領示范工作,教師個人做好成長規劃,明確奮斗目標及努力方向,引導每一位教師不斷前行和自我完善。
2.構建“魅力”課堂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技能,關鍵點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我校把教師的課堂教學作為主陣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創建“三課制”:新進教師亮相課、青年教師展能課、資深教師示范課。將“三課制”常態化、制度化,結合學科特點,進行魅力課堂范式的研究,通過示范引領課、課堂大比武、先行課等教學活動,構建學生喜歡的高質量魅力課堂。
3.扎實開展教研組研討活動
一是創新“先行課”的集備方式,精心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扎實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二是研習新課程標準,聘請專家進行新課程標準專題講座,開展教研組集體研讀新課程標準活動,然后自我內化,達到“人人會背新課標,人人會用新課標”的目標,按新課程標準要求指導教學。三是要學會學習,做有心人,努力提高教研活動效率。要求教師注意搜集個人在教學中常遇到的典型問題,在學科教研會上組織教師開展研究、探討活動。通過教研會議這一平臺,教師將本人平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明顯成效的做法分享,以集體的智慧提高教科研活動的整體水平。
(二)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提高學校辦學品位
1.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意識。著眼于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問題即課題,做到研究一個課題,解決一個問題,為全面提高教師課題研究能力和教學質量打下扎實的基礎,以研促教。
2.扎實開展已有的課題研究活動。學校認真組織開展已有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把課題研究融入教育教學工作,在實踐活動中開展研究活動。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各教研組長通力協助,為教師的課題研究搭建平臺。
3.認真組織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比、教學隨筆評比、教育教學經驗分享等活動,激發教師寫作興趣,鼓勵教師積累素材。
(三)推進魅力課程建設,打造特色品牌
1.魅力體藝
推進魅力體藝特色課程,實施體藝“2+1”項目。為此,我校在認真扎實上好每一節體藝課的基礎上,開展好“小主播”、舞蹈、合唱、古箏興趣小組活動,增設“蘭亭序”書法班,開展“大課間”活動,擴大學生選擇課程自主權利,朝著“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兩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特長”的目標努力。開展多姿多彩的體藝活動,創設魅力張揚的平臺。每學期創辦一次主題體藝實踐活動,展示體藝成果,實現“人人享有藝術,人人擁有健康”的體藝培養目標。
2.魅力書法
書法教學課程化。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堅持做到“每天一寫”“每月一賽”相結合,引導孩子“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在寫字訓練中領悟做人真諦。所有老師齊抓共管,所有學科的書面作業都要督促學生寫好規范漢字,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落到實處。
3.魅力晨誦
編制校本晨誦內容,制作課件,每天早晨讓學生誦讀經典美文,以此開啟學生新一天的學習生活,以經典文化熏陶學生。
所有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利用教師、社區與家長資源,打造能勝任特色課程教學的教師團隊。通過多元的課程與評價,讓學生擁有自己的精彩。
四、氛圍營造,文化浸潤
學校文化是學校校長、教師和學生所具有和共享的信念、價值觀,這種信念、價值觀是學校發展壯大的原動力。對學生影響最大、最長遠的不是某一門學科、某一種知識,而是學校的文化,一種逐漸形成的思想品質、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對教師影響最大、最長遠的不是某一項制度、某一種外在約束力,而是學校的文化,一種逐漸形成的價值理念、心智模式與行為方式。所以,我校以校園環境為載體,營造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校園氛圍,滋養學生的心靈。
(一)營造具有“生命自覺”的校園環境氛圍
要想凸顯“育生命自覺,創魅力校園”的學校核心價值文化主題,讓環境來說話、用環境滋養心靈是重要的一步。我校校園文化從班級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兩方面進行打造。
1.班級文化建設
創建文明和諧的班級樂園,是我們的目標。每年十月是學校班級文化建設主題月,每次班級文化建設都會精彩紛呈,在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建設下,帶來一份份驚喜。人文班級、生態班級、文明班級和“會說話的班級”,正投射出“奧小人”的氣韻與魅力。
2.校園文化建設
讓學校每個角落充滿魅力,以環境文化熏陶人,夯實育人物質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引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以“六個一”(即建設一面墻、一個花圃、一堵圍墻、一個通道、一個井蓋與一個農莊)為載體,把學校建設為品位高雅的花園。
(二)文化浸潤生命,打造魅力人生
校園文化應為學生展現生動活潑、健康和諧的自由靈動天地,而且讓他們的能力和人格在這個天地中得以提升。讓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挖掘學生潛能、特長,不僅可以為學生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搭建平臺,更能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自己的境界,以文化浸潤生命,打造魅力人生。學校通過藝術節、英語節、體育節、讀書節、語數英活動月、少先隊活動、安全活動月等,營造高雅、文明、安全、和諧的校園文化。
(三)營造魅力“悅”讀的書香校園
我校全方位做好“悅”讀的服務工作,讓書香在校園中飄蕩,讓生命在閱讀中精彩,讓學生發自內心喜歡閱讀。
首先,建設開放性的圖書館、校園“魅力書吧”,全天候開放,學生可以隨時到閱覽室閱讀。其次,每個教室都設有書櫥,形成開放的班級圖書角,學生課余隨時閱讀,班與班之間經常交換圖書,營造一個隨處有書閱讀的氛圍。再次,每年開展一次讀書節,讀書節上開展圖書交換、閱讀卡評比、讀寫比賽、手抄報比賽等活動。第四,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引導學生在六年時間內閱讀100本書,讓經典美文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生命境界。最后,學校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教學內容主要是閱讀指導課、自由閱讀課、讀書匯報課等。此外,開展“每天三讀”活動,每天早讀課教師引領學生誦讀經典美文,每天下午14:30為全體學生讀讀寫寫時間,每晚開展一次15分鐘的親子閱讀。
沒有奢華的裝潢、生硬的警句、固化的裝扮,只有理念的潤澤、課程的靈動、真實的表達、生命的記憶,師生在此可以揮灑,可以對話,可以融入,可以親近,學校成為師生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
昨日春風化雨,今朝藝滿奧園。南寧市奧園小學秉承“生命自覺”的辦學理念,以文化立校,以“生命自覺”立身,將“生命自覺”融入校園的學習生活中,在文化校園的沃土中育苗,用累累碩果迎接充滿希望的明天。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