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蕊
摘 要: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科技的發展為檔案的科學保管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加強檔案信息化處理與檔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提高信息化處理技能與檔案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促進檔案工作上臺階,更好地服務社會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前提和保障三個方面簡述了新形勢下檔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的規范化要求,就如何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開創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做出了闡述。
關鍵詞:檔案;信息化;職業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要求,也是檔案人員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檔案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檔案工作者素質的現實需要。
1 敬業精神是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
檔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服務性工作,從功利方面來講,無實惠、無權力、待遇低,如果沒有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檔案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檔案工作者只能默默無聞站在舞臺的后面當“無名英雄”, 常年堅守在枯燥繁瑣的崗位上,平時還看不到效果、出不了成績。因此,搞好檔案工作,必須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對檔案事業的真誠熱愛。熱愛檔案工作,工作中要勤于業、精于業,要有敬業精神,端正的服務態度,自覺獻身檔案事業,這是對檔案人員職業道德標準的基本要求,只有擁有這種精神的人才能干好檔案工作。
在當下社會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科技的發展為檔案的科學保管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檔案工作的作用得到增強,檔案工作者的地位得到提高,檔案人員倍受鼓舞,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更高的熱情。而檔案工作人員的自我價值是通過所從事的檔案事業展現出來的,當前,每一位檔案工作者都應提高認識,盡快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的需要,兢兢業業、忠于職守,以極端負責的態度盡到保護、管理檔案的義務和為利用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實現檔案工作人員的人生價值。
2 職業素養是職業道德建設的前提
(一)信息化建設是檔案事業的大趨勢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到檔案管理方面,檔案信息化亦成為大勢所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作用日益深廣,以計算機應用技術為主體的檔案現代化管理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傳統檔案管理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加強檔案事業建設,必須深刻認識到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到檔案信息化建設對檔案事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增強我們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等不靠,通過努力,切實把檔案信息化建設各方面的工作抓實、抓緊、抓好。更新觀念,學會用新的思維方式,使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手段,駕馭現代科技設備,才能不斷提高檔案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隊伍建設是檔案事業的生命線
以前大家普遍的觀念是將檔案工作當成一個閑差和閑職,很多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員都是一些年齡偏大的或領導干部的家屬。在檔案工作中還是憑借原有的知識、經驗、資歷和眼光等傳統的模式來進行管理和工作。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及現代通信技術和辦公自動化設備的普及,檔案信息化管理日漸成為檔案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并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這個新形勢下對檔案人員的能力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現在絕大部分檔案從業人員是半路出家,因不是檔案專業出身,對檔案工作及要求知之不多。老人有的不懂信息化知識,新人有的不了解檔案業務。因此,應充分發揚結對“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以老帶新,新幫老,新老結合的協作精神,才能做好信息化時代下的檔案工作。政府檔案部門應不斷的系統的加強對檔案從業人員的檔案基礎知識、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等檔案知識的培訓與教育,使新老檔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三)改革創新是檔案事業的新要求
檔案工作具有涉及面廣,依附性強,時間跨度長,工作細致,責任重,成果間接隱性等特點。每項工作,每個項目都要經過持久的努力,才能做出成效來。社會不可能對檔案工作制定具體的工作指標和要求,因而檔案人員的職業素養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職業素養既體現在對工作的精益求精上,更體現在對工作的不斷改革創新上。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給檔案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課題,要求檔案人員在實踐中去研究、去解決。檔案人員只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加強自身職業素養,才能適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才能追求檔案工作的最大效益。
3 責任意識是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
(一)尊重檔案必須尊重歷史
作為一名檔案人員,要堅守自己職業道德,保持檔案的原始性,不能破壞和篡改所管檔案的原始性。職業道德要求檔案工作者必須維護檔案和歷史事實的原貌,既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檔案的內容和特征,也不允許主觀臆斷隨心所欲地鑒別檔案。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實事求是,堅持據實立檔,據實用檔,尊重歷史,忠于職守,維護檔案的歷史真實面貌,同一切篡改檔案、歪曲歷史的行為斗爭。
(二)檔案完整等于社會記憶完整
檔案是國家的記憶、社會的記憶。檔案人員作為歷史記憶的守護者,承擔著積累史實、保護史實的重要責任。維護檔案完整,是檔案人員崇高的義務。幾年前,我集團在電視開辟專欄《徐州記憶》,將幾十年前老徐州城的一些老街小巷、名勝古跡重新編排播出,依照史實,還原歷史記憶,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共鳴。觀眾們通過我們的專欄不僅尋找到了逝去的記憶,也看到了徐州如今的發展成就:從當年的“煤城”灰蒙蒙的天空、光禿禿的山頭,到今天青山綠水、碧水藍天。原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職來徐州視察時說:“徐州這幾年的發展使我仿佛置身于江南”。從這些片段中可以看出,檔案是對歷史的一種佐證,也激勵我們檔案人員在對音像檔案等檔案載體的整理上追求和維護檔案完整,檔案完整等于社會記憶完整。
綜上所述,檔案工作是一項立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我認為合格檔案工作者的標準,不僅是能吃苦耐勞、上進心強并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觀念,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前提下,能夠善于獨立思考和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夠自我激勵、迎難而上、百折不撓。檔案工作、檔案事業希望那些有知識、有追求、有責任感的工作者進入,位不在高,愛崗就行、權不在大,敬業則靈。各級領導及檔案管理部門應該把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列入議事日程,引導檔案管理人員了解更多職業道德建設的內容,開拓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開創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郭紅解 . 論檔案職業道德,浙江檔案,2006,(5)
[2] 楊紅英 . 談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 黑龍江:企業文化(下旬刊),2013,(8)
[3] 趙延民 . 與時俱進加強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黑龍江史志,2014,(7)
[4] 職業道德論文范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