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光 王曉娟 張濤
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教育理念、管理方式、體制、機制等都隨之而變,各層次、各領域畢業生逐年增加,隨著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顯現出諸多問題。本文作者就本學院開展的優良學風建設,探討了優良學風對培養綜合素質高、適應性強的優秀畢業生的重要性,同時在思想建設和實踐探索上肯定了優良學風對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作用。
關鍵詞 就業 學風建設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78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 idea, management mode, system and mechanism have been changed at all levels and in various fields of graduat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lso appeared many problems. The author of this excellent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the colleg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graduates fine style of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affirms the role of good style of study to enhanc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 in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Keywords employment;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practice exploration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大學生就業形勢也日益嚴峻。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時注重學歷更重視能力,注重專業素質更重視綜合素養,注重理論知識更重視實踐技能,從而導致畢業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能否培養綜合素質高、適應性強的優秀畢業生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反映出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中的學風建設問題。建設優良學風不僅是每個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力支撐,也是實現順利就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
1 學風建設和就業工作相輔相成
高校優良學風建設與就業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學風建設和就業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兩項重要工作。高校畢業生想要獲得較強的就業競爭力,需要在優良的學習氛圍中逐漸積淀,建設優良學風可極大促進高校畢業生精準熟練地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推動畢業生順利就業。
從目前大學生就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現代化建設與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現代化產業結構發生了質的改變,這使得社會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而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直觀地反映出高校學風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與良好的就業素質是提高就業率與就業質量的基本保障,而這兩者是在高校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和形成的。如果將優良學風建設問題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相結合,作為培養高精尖人才的切入點,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就業競爭實力,就會使學生明確發展方向,從而保持強烈的學習動力。同時,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學資源,更可以快速高質地開發高校大學生的潛質,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因此優良學風建設的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近幾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在選用人才的過程中,各用人單位逐漸看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而不再是將學歷和專業技能水平作為唯一決定條件,無形中使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壓力呈幾何倍增加,所以建設優良學風的意義及重要性也逐步顯現出來。畢竟畢業生之間的就業競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實踐能力、就業整體素質、專業技能水平之間的角逐。良好的學風可以形成嚴謹的學習氛圍,促使高校大學生產生緊迫感,可以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堅定良好的學習信念,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優良學風建設不僅在改善校園環境,健全規章制度方面產生積極作用,更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
2 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策略
為了探究我院優良學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院組織了學風建設問卷調研,問卷涉及班風、教師、個人態度、習慣等35個問題。統計結果顯示,學風建設總體上呈現積極向上的趨勢,但仍存在不足之處。9.8%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據增加為被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一,33.9%的學生對開設的課程不是特別滿意,17.2%的學生反映老師授課質量不高,12.5%的學生有經常復習的習慣,67.2%的學生感覺學習壓力大。由于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少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抗壓能力較差。針對上述學院學風狀況及學生特點,2013年以來學院開始加強學風建設,以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2.1 加強思想教育,落實優良學風建設
學風是學生整體綜合思想素質的反映。思想工作是優良學風建設的重中之重。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德育智育齊頭并進的教育目標,立足高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領,從學生的實踐學習情況出發,引導大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貢獻社會的堅定信念。第二,將專業思想教育落實到高校學生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所需,認知專業所向,看清專業趨勢,熱愛所學專業。以扎實的專業思想教育為基礎,促進高校學生快速認知所學專業發展前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定期舉辦與專業課程設置、方向、優勢的報告會,促使學生逐步加深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定期組織學生參觀了解實驗室、參與科研試驗,與知名學者、教授和企業高管面對面交流,使學生充分掌握專業特點及前景,樹立良好的專業思想觀念。第三,發揮黨員、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舉辦主題班會、團組織生活等活動,促使學生融入集體當中;定期組織并開展優秀學長見面交流會,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產生自豪感。
2.2 樹立全員育人、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
高校規章制度對學生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和控制力,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促進優良學風建設。因此高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并落實學習、課程、考勤、生活等有關方面的管理,緊抓考風考紀尤為重要,將科學的管理制度作為優良學風建設的催化劑。思想與實踐并進,優良學風建設的普及、宣傳等教育活動應快速深入地扎根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促使高校學生在思想上了解學風建設,走進學風建設、投入學風建設,堅信優良的學風會對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從而形成學生自覺參與、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學風建設的良好局面。高校各類活動的快速有效開展離不開學生管理部門的支持,責任心強、分工明確的學工隊伍是優良學風建設的骨干力量,是優良學風建設的中流砥柱。高尚的教師隊伍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高校中的大治、大愛,大德,更是可以通過言傳身教,促使學生感悟做人、做事和做學問的真諦,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高校優良學風建設的認可度。
2.3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高校應多方向多舉措落實校園文化底蘊的建設:開展讀書活動,培養高校學生的自然哲學素養;知名教授、當紅學者的報告和講座,形成開放自由的學術氛圍,使科學知識和人文素養相結合。另外,發揮新興網絡媒體的引導作用,掌握輿論導向,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校園文化底蘊的展示,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教育。
推行學業導師制,鼓勵學生成長成才。學業導師關注學生成長,規劃學業生涯,培養科研興趣,申報科創項目,指導畢業論文,引導繼續深造。新生入學后以專業為基礎,打破班級和宿舍的界限隨機分組,教師隨機分配到每一個學生組。學業導師以學院專業教師為主,每名導師指導3~8名新生,指導時間為大學四年(部分專業為五年)。學業導師與學生可通過座談交流、開放實驗室以及讓新生觀摩研究生討論等形式,借助QQ、微信、易班、微博等渠道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交流。導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參與科研立項、創新訓練、學科競賽等科研活動,并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注重實習實踐育人。堅持學術創新和實踐生產創新相結合。高校應鼓勵、支持學生進行校外實踐活動,同時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在為學生謀福利的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實踐鍛煉,將課本知識和社會生產實踐深入融合,在實踐中豐富自身經驗,提高就業競爭力。近幾年來,我院高年級學生均可利用假期進入大型企業進行生產實習,熟悉行業領先的生產技能,從生產實踐中尋找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對專業學習的熱情。
3 小結
優良學風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一大助力。將專業思想教育、高校規章制度、學術實踐經歷、優良學風建設四者融為一體,相輔相成,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穩定高效的教育機制,促使高校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目標。從而極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高校真正形成高校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就業競爭力強的優秀畢業生。
參考文獻
[1] 齊斌.四輪高校學風建設對學生就業工作的作用.青年與社會,2014(9).
[2] 解靜蓉,李華.淺談加強高校學風建設與促進大學生就業關系的思考與實踐.科技視界,2015(23).
[3] 李清玉,王藝蒙,曾凌云,熊艷驕.“以思想教育促學風,以學風促就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電力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