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花
[摘要]農村學校高三數學復習從回歸課本、抽象問題具體化、變式教學、以考學考四個方面入手,能收到比較好的復習效果。
[關鍵詞]高三數學復習;農村學校;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5-0014-02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生對基本概念重視不足,對知識深入理解不夠。特別是近幾年,生源質量的不斷下降,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學生對于前兩年學習的內容幾乎忘得一干二凈。如果我們再用以前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學生就無法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因此,如何做好農村學校的高三數學復習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幾年我們一直潛心研究如何做好農村學校的高三數學復習工作,現談談我的經驗與心得體會。
一、回歸課本,注重基礎,重視概念與公式、定理
我們的學生基礎不夠扎實,課后又沒有及時復習,到了高三,他們對數學中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定理,基本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都已經忘記了,所以我們必須用更加簡潔的語言、直觀的圖形等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舊知識。課本中的例、習題都是精挑細選的,有很強的示范性,在高三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回歸課本,除了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條理的梳理外,還必須選擇教材上的典型例、習題布置作業并進行講評,同時還要不停地提醒學生易錯的題目。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讓學生不停訓練高考中的基礎試題,讓學生從“不會做”到“會做”,再到“樂于做”。有時候善意的謊言是允許的,我們甚至可以告訴學生“高考中有相當部分題目都是這么簡單”。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與實際生活聯系
有許多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吃力,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學生難于進行知識點的聯系,遇到稍微有點難度的試題更是“舉手投降”。因此,教師要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數形結合,與實際生活聯系,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規律與技巧,使得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應用。
例如,在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時,教師將其步驟一般化:先把二次項系數化為正數,得到變形后的方程有兩個不等實根,然后讓學生按照口訣“大于分兩邊,小于夾中間”解決。當然,二次函數問題應讓學生樹立起“數形結合”思想,通過結合二次函數圖像,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通過圖像解決二次函數問題的快樂。事實上,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通過畫出相對應的二次函數圖像,二次函數的許多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
又如,在復習“組合的性質二”時,學生感覺公式Cmn+1=Cmn+Cm-1n抽象,不好理解。復習這個知識之前,我剛給學生布置學校分配的勞動任務。我讓學生觀察這個公式的左右兩邊特點,給出“要在我們班50個同學中抽取30人參加明天的勞動。由于勞動委員可能要協助班主任做好協調檢查工作,于是要分成勞動委員抽取和不抽取兩類”這個實際問題,學生很容易理解了這個性質。同時也強調了分類加法計數中的“不重不漏”問題,進一步要求學生強化記憶這個性質就水到渠成。當然,我們知道這個性質也可以用“楊輝三角”得到結論。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