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內容摘要】初三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思想品德教材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著重要作用。由于教材的抽象性,不少理論對初三學生來說想理解有一定困難,而案例教學法以其生動的一面能將抽象的理論變成學生易感知的生活事實,從而達到有效理解教材。本文從合理運用教學案例,讓案例教學更人性;巧妙運用小組合作,讓案例教學更靈性;運用多媒體輔助,讓案例教學更感性三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人性教學 靈性教學 感性教學
在思想品德課堂,思想內化是最難的,空洞的理論說教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而案例教學法以圖像、文本、視頻或其他方式展現生活中常見案例,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促使學生有效理解教材上的知識。案例教學法如何在思想品德課堂進行應用?
一、合理運用教學案例,讓案例教學更人性
合理選擇案例是高效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人文性是思想品德重要的課程性質,初中學生的思想觀和世界觀也逐漸成熟,因此,在引入教學案例時,教師要考慮到人文性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同時,主動為教材尋找合適的教學案例,使課堂更加人性化。
如“我愛我師”一課,教師可引用以下案例:“在某自習課上,小明一直和旁邊的學生不停打鬧,老師一再發出警告并讓小明到最后一排位置上并反省,但小明卻生氣地坐在原位上一動不動,此時全班同學都感覺到緊張的氣氛,預感會爆發沖突。”此案例在初中課堂經常出現,初中生處于叛逆期,他們想挑戰權威。在此案例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設將此學生想象成自己,你會怎么處理這種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會怎么想?整個沖突發展趨勢會如何演變等,通過一系列問題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師生和諧關系的重要性,從而學會尊重教師,形成和諧師生關系。又如,在學習“自強自立”時,可選擇康德,愛迪生及霍金等著名的名人事件,先通過事件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接著,再引入初中課本中的《兩個鄉下人的不同命運》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理性體會在同一起跑線的鄉下人由于不同的人生態度,通過在火車站一次“換票”經歷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歷程。這個真實事例能拉近理論和實際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形成堅韌和樂觀的品質。可以說,案例教學能讓學生感受到理論變成案例之后可愛的一面,而人性光芒則是學生成長重要的營養劑,它會讓學生既理解教材,又收獲成長的正能量。
二、巧妙運用小組合作,讓案例教學更靈性
小組合作是經典的學習模式,將小組合作與案例教學結合起來,能將小組合作的優勢發揮出來,使案例討論更加靈動。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應根據案例進行思考并提出解決自己的見解,在表達個人見解時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同時,學生必須學會耐心聆聽其他同學想法,不應在別人陳述時將其打斷,這是一種良好行為的表現,也是對同學最基本的尊重,學會從其他同學分享中獲得思想上的啟迪。由于案例容易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要以小組合作的模式釋放學生的能量,使學生在合作中收獲成長的正能量。
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演繹2014春晚小品《扶不扶》,借助該類作品再現社會“原型”,同時,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表演,實現學生共同參與。生動有趣的小品表演卻蘊含著社會問題,這會引起學生的思考,并促使學生以更理性的思想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又如在“學會寬容”一課中可借用“陶行知現行的四塊糖果”故事,陶行知先生在當校長時面對一位用石頭砸同學的學生,陶行知先生以“你敢于承認錯誤”、“你有正義感”、“你尊重我”及“你比我先到教師”四個理由寬容并獎勵這位男生4塊糖果,使這位男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向被砸同學道歉。為了提升學生的價值認同感,教師先讓學生合作討論,陶校長這樣做的用意何在?討論引發了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表面看似普通的行為卻蘊含著教育人的方法,寬容兩字易寫,但要在生活中做到寬容卻非易事,這其實也是思想品德教材所要滲透的教育理念,它讓案例教學更靈性。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讓案例教學更感性
傳統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只需一本教科書和一個粉筆就能講解完整堂課程。案例教學法以案例為探究載體,案例如何呈現?案例如何分析?案例的價值何在?這些是教師必須直觀思考的問題,單純依靠傳統教學手段很難以讓學生在參與案例研究中獲得新的想法。而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特點將靜態的案例變成了可視化的情境,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而巧妙融入的背景音樂能引發學生的共鳴,進而產生積極的探究心理,從而讓案例教學更感性。
如針對初三年級學生存在“攀比”現象可設計相應的案例,在案例中,教師將學生生活常見的現象搬上了大屏幕,特別是學生攀比心理的存在,學生在外攀比行為的展現,而學生家里的父母親卻在辛苦地勞動,兩個畫面拼合在一起時,加上背景音樂的渲染,學生的視覺被震撼了。
總之,案例以生動的事實為課堂突破口,它將抽象的理論變成了學生可感知的生活事實,在案例探究中,學生的思維是感性的,他們不再感受教材的枯澀與抽象,而是跳動著人性光芒的語言符號。想讓案例教學更靈性、更有效,需要教師結合初三學生的思維特點,積極搭建探究平臺,創新教學策略,從而讓案例教學法釋放魅力,促進學生收獲成長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 陳前軍. 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案例的選擇和使用[J]. 教育與職業,2007(11).
[2] 雷志軼. 關于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的幾點思考[J]. 華章,2012(28).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