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
摘要:班級是一個學校的最小單位,班主任是班級的帶頭人,更是靈魂。本文從通過課堂紀律和課后活動樹立威望;讓有家長配合的獎懲機制陪伴孩子成長;用愛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三個方面,闡述如何更好地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開展工作 樹立威信 家長配合 愛的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160-01
班級是一個學校的最小單位,班主任是班級的帶頭人,更是靈魂。論及小學班主任工作,辛苦自不必說,因為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懵懂階段,個性還沒有完全成熟,很多道理不明白也講不通,所以,班主任除了在思想上要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還要在學生的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心理素質等方面引導教育,做到培訓有方,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對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的要求也比較高。本論文從實際出發,列舉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據可依,心中有數,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提供借鑒。
一、通過課堂紀律和課后活動樹立威望
小學生多數是貪玩好動的,有的學生擅長體育,坐不住,有的學生擅長表達,喜歡“傾訴”,有的學生頑皮惹事,總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有的在課堂上很難保持平靜的狀態認真聽講,聽課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不但自己的聽課質量不高,還會影響到他人。面對小學生的這種現狀,老師要想完成教學任務,不能光憑死規矩讓學生手背后、死板板地坐著,殊不知即便是他們在這樣規規矩矩的坐姿中,大腦在開小差,聽課效果照樣差,因而,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和學生互動,甚至做游戲、記筆記、提出問題,以便獲得教學反饋效果。
課間活動是班主任和學生鏈接關系的紐帶,班主任可以利用這一放松的時刻親近學生、與學生進行親密友好的思想交流,展示自己見多識廣的科學知識和文體特長,樹立威信,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崇敬和喜愛的感情,從而信賴老師、愿意聽從老師的教誨,共同維護班級的集體榮譽。
二、讓有家長配合的獎懲機制陪伴孩子成長
班主任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事半功倍的,所以,平時要與家長多溝通,建立迅捷的交流網絡,隨時與家長交換意見,明示教學方法和成果,讓家長掌握班級狀態,與家長達成意見一致。
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系的重要一環,班主任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真實地向家長匯報,使家長信服,并認可老師對孩子的關注;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不足,指出并協助他們;調動家長的智慧和積極性,提出管理好班級的可行性建議;選出成績優異的學生家長介紹一下教育孩子的經驗;將學校下一步的發展目標闡述給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有句話說得好:“蹲下來與孩子對話,就會理解孩子的世界”。這句話講的是,要平等地與孩子交流,不能因為他們年齡小就輕視他們,更不能認為他們不懂事,就不重視他們的感受。小學班主任更是如此,班主任應該建立檔案,記載他們的點滴進步,甚至身高、體重的變化都要熟記在心,只有陪伴他們成長,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而不能亂施權威,要讓學生產生自律性,比如按照《小學生守則》約束和規范他們,使他們分清善惡美丑,自覺杜絕被大家所不齒的行為;用選舉班級干部的方法,樹立典型和榜樣,讓學生效仿;可以半學期換一次班干部,激勵差等生的成長;用近階段表現還不錯的淘氣學生當臨時班干部的方法,讓他產生接受監督的“壓力”,使他知道名譽的重要性,體會“正面形象”受人尊重的社會價值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三、用愛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有的膽小內向,有的開朗活躍,這和他們的家庭環境有直接的關系,作為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給予充分理解和關愛。比如有的單親家庭,孩子自卑,不合群;有的留守兒童不愿與人交流;有的受溺愛的孩子有攻擊性、脾氣暴躁等。班主任要加以引導,多講一些歷史上的名人事例使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不要一味指責、批評,甚至采取嘲笑和讓別的學生疏遠他們的粗暴做法,要以鼓勵的方法令他們敞開心扉,接納別人。
教育上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做法,要允許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存在,更要讓學生有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幫他們制定前進的計劃,當然目標要切實可行,不能太高太遠,以至喪失信心;設立小組競爭機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比著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可經常組織班會等活動,讓學生發揮特長,班主任可根據學生的表現,發現他們的潛質,重點培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主人翁意識,當然,還要隨時發現不當之處,加以完善。
總之,班主任面對的是眾多學生,而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全部希望,班主任要本著為學生前途負責,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愛的熏陶,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成為合格的社會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起彥.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2015(2).
[2]曾彥紅.教育敘事——從文學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14(5).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