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權
【內容摘要】鄉土資源作為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對學生本身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適當的運用到教學中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藝術技能和素養的提升。即:一方面運用學生熟悉的鄉土資源啟發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從藝術的角度去分析事物,認知家鄉,實現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等。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引進鄉土資源,運用鄉土資源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實現美術教學目的。
【關鍵詞】鄉土資源 初中美術 應用
《初中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可使人類共享社會的文化資源。初中美術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交流,實現藝術素養和人文素養的雙重培養。鄉土資源作為學生熟知的生活環境和內容,有著先天性的優勢和特點,從某個角度來說它是美術的一個載體,一個現實化的展示。運用鄉土資源,有助于讓學生更清楚的感受和認知美術,進而增強自我學習美術的動力,同時也能夠從根本強化學生對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教育性的價值和意義。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的談一下鄉土資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鄉土自然資源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往往說不知道創作什么素材,往往臨摹教材中的一些內容,不能夠深入的感受到藝術的美。陶行知說過:“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初中美術教學內容本身是泛泛的,沒有特定的要求。學生家鄉的自然風光無疑是美術教學的最佳內容,諸如:春天道路兩旁的綠樹叢林、秋天的碩果累累、成片的田野、小河流水等等,都是最自然且是學生身邊的內容。對此,筆者在教學中,運用鄉土自然資源來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即:將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外,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真正的去感受自然美,進而產生創作美的欲望。
如:在學習《春天的暢想》教學內容時,筆者組織春游活動,帶動學生走進田間,讓學生自由的觀察、并用美術手法表達美。學生走進田間,用心的去感受,發現家鄉的自然美,紛紛開始進行創作,諸如:有的畫公路兩旁樹木新出的葉子、有的畫綠油油的田地、有的畫田間的迎春花、有的畫田間灌溉等等,都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春天的感受。
二、運用鄉土造型資源豐富美術教學內容
新背景下的初中美術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其中增加了不少手工創作內容。而鄉土資源中有著多元化的造型資源,諸如:植物、動物、生活用品、衣物等等。近幾年社會上也不乏出現運用鄉土造型來進行美術創作的案例,諸如:運用秸稈進行創作清明上河圖、運用糧食粘貼創作人物畫等等,學生對這些都很感興趣。而這些鄉土造型資源也是簡便、實效性轎強的。對此,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了鄉土資源美術造型材料利用這一課題,鼓勵學生運用鄉土資源進行創作美術。
如:在學習《裝點我的居室》單元中的裝飾畫教學內容時,筆者給予學生自主權,讓學生運用生活中的資源進行自己動手創作,首先,讓學生進行材料的收集;之后,引導學生確定創作方向,篩選材料;最后運用材料進行創作。學生紛紛開始就自己的喜歡進行選擇、創作,諸如:有的運用玉米粒粘貼自己的畫像、有的用稻草桿制作勞動的人民、有的用廢舊毛衣線制作屋內設施等等。這樣,教師引導,學生運用鄉土造型資源隨心所欲的進行美術創作,強化了學生對美術知識構圖、形象、色彩等的認知和運用,以豐富的教學內容活化了美術教學。
三、運用鄉土社會人文資源,升華美術教學認知
初中美術范疇較廣,涉及的內容更是多元化的,諸如:涉及、繪畫、欣賞等等領域。然而,初中就美術教學內容時間的安排是有限的,一般都是每周一節或者兩節課,且課與課之間的時間相對較長,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教師在課程上以及作業安排上的困擾。傳統的美術教學更多的是以娛樂形式出現的,學生過后都忘記了,教師對于美術的態度也是模棱兩可的,從而使得美術失去了其教育的意義,也不能夠很好的促使學生人文與藝術的融合等,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此,筆者在教學中,運用鄉土社會人文資源,來打破傳統美術教學課堂時間上的局限性,將美術學習與生活相關聯,即:每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家鄉風情和生活風格,筆者運用這些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自由靈活的美術創作,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陶冶自我情操,感受美術的魅力和價值,升華自我對美術的認知。
如:在學習《格調高雅的生活品味》一單元時,里邊涉及到剪紙的內容。對此,筆者安排了“剪出中國夢,我的夢”的展覽活動,準備時間為兩個星期。學生看到這個活動之后,開始走訪家鄉的剪紙能人,虛心的去學習剪紙,之后共同合作創作出一幅幅帶有夢想的美術作品。整個過程,學生都比較積極主動,從學習中很容易就體會到了民間文化的精髓,進而端正自我對生活的態度、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等等,增強自我學習美術的信心。
總的來說,鄉土資源已經成為現下教育中所不可缺少的教學資源,其中自然風光、民族文化等等都有著很強的教育實踐意義。教師合理的運用鄉土資源進行美術教學,一方面能夠深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知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熏陶學生的審美意識,宣揚民族精神等,一舉多得,值得每位美術教師去深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 雷萬鵬.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2] 孔維克. 山東省美術創作工程作品[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