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軍
【內容摘要】從目前來看,高中地理教學由于受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在于教師授課為主,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精力都很少。而且,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往往通過大量的課后作業來進行反復枯燥的練習,大大降低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但是,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后更加便利的復習,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地理教學 應用研究
引言
伴隨著網絡全面持續的發展,互聯網絡的廣泛普及與應用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徹底的改變,包括計算機網絡教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在休閑時間獲得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增強課程的互動性、靈活性從而保證學生對于地理教學的探究興趣,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網絡教育進程的不斷適應。通過在教學中充分的運用互聯網絡資源來增強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策略
1.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緊密結合
只有將“視聽”這兩種感官體驗相結合,才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體驗,并且充分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①。尤其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耳朵與眼睛之間的相互補充才能夠進一步增強對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保證知識體系的構成更加立體。為此,只有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教具和傳統教具進行緊密的聯系,從而借助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更加強烈的“視聽”效果體驗,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而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具體的知識。
2.創設地理教學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平臺
為了保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必須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地理信息技術綜合應用平臺,在這個平臺系統之中,需要通過計算機和相關的設備來將于地理知識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一個知識庫。通過知識庫的對于電子計算機網絡和系統等相關的地理教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從而實現優化配置,而且也能夠與課內的知識體系進度配套,從而保證隨用隨取②。在基于地理教學資源基礎上,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拓展以及相應地理資源的聯系,進一步促使信息技術形成網狀的知識體系,更加方便教師的使用。
3.提升教師地理教學能力與信息技術水平
伴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教師的教學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很多教師由于年紀較大,學習能力不強,對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夠適應,從而造成教學效果適得其反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高中地理教師更加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拓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自身的專業素質基礎之上不斷的利用現有的教學模式來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從而為學生創建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現代化教學課堂。
二、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借助信息技術的內容能夠減輕教師負擔
信息技術在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是要代替教師的職能,而是起到教師的輔助作用,進一步減輕教師的負擔,從而節省教師的時間來研究更多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等其他的工作,從而不斷完善地理課堂教學的探索。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而且,由于信息技術制作的步驟與過程較為復雜,很難通過一人之力來制作完成,所以很多的信息技術視頻都是全國各地的精英集體制作的智慧結晶,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的內容不僅更加豐富與完善,而且有理有據,條理清晰,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
2.優勢互補,各取所長
任何的教學方式都具有實際的意義,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之間的關系也不存在競爭,而是相互作用,共同發展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即能夠對傳統教學的不足進行補充,而且也能夠使得傳統教學方式更加的多樣化。但是信息技術本身存在的缺點又不能夠完全的摒棄傳統課程,很多的教學內容也不是信息技術資源所能夠進行概括的。
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基于互聯網絡流媒體技術發展起來的。一般情況下,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使得教學方法更加的靈活多樣,也更加的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資源來增強課程的互動性、靈活性從而保證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探究興趣,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網絡教育進程的不斷適應。本文通過對于信息技術程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而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注釋】
① 龐曉紅. 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2015.
② 吳佳佳. 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地理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 南昌大學,2015.
③ 于鐵成. 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5 (09):68.
④ 于秀玲. 論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下),2015(09):165-166.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