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摘要:創新企業文化,特別是提升、整合、重塑和重構企業文化中作為核心的精神文化,能夠使企業和員工的精神能量得到充分釋放和發揮,從而讓企業綜合績效提升,讓企業獲得更強的核心競爭力。基于此,文章對企業文化創新進行了綜合性闡述,并著重分析了如何利用企業文化創新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創新;核心競爭力
一、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一)思想觀念落后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及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國內企業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管理經營者的理念較以往發生了很大改變。但部分企業管理者思想觀念依然較為落后,這對企業持續發展產生了一定約束。
(二)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
對于企業發展、競爭而言,科學、合理的企業規章制度是重要的基礎。然而,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并存在產權界定不清晰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整體競爭力,也制約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三)壟斷和政府保護
盡管我國市場已經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但體系當中的某些環節依然不夠健全,導致市場發育不良,市場競爭不公平的現象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加上政府的保護、壟斷的存在、資源的有限導致部分企業自我改進、提升缺乏動力,是造成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重要客觀原因。
(四)研發經費投入不足
對于多數企業特別是技術型企業而言,專利技術與知識產權是其發揮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研發資金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研發經費投入。創新意識不強、經費投資不夠,影響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性動力。
(五)企業文化創新與企業發展沒有有效結合
企業文化創新不應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還應在樹立企業形象上下功夫,要走出企業才能為企業發展更好的服務。
二、以企業文化創新為導向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用企業文化創新加強企業人才資源競爭力
1.用“用人理念”吸引人。海爾的用人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你能夠翻多大跟頭,給你搭建多大舞臺。”海爾堅持以對待員工的熱心、誠心、知心,換來職工對企業的鐵心。從海爾的企業用人理念看出,企業用人理念最終是為員工服務的,良好的用人理念和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給員工以公平感,二是給員工施展才能的機會,讓他們感到企業的天地廣闊;三是給員工以成就感,以自豪感和榮譽感提升員工信心和對企業的歸屬感。
2.用企業價值觀感召人。企業價值觀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為企業員工提供了共同的行為準則,在這個準則下,容易形成企業的凝聚力,它是企業的精神象征。
3.用企業形象代表感染人。企業文化,實際上往往浸透著企業領導人、領頭人的風格和精神,所以,企業領導人作為企業的形象代表,要善于傳播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用企業領導人的魅力去感染員工,充分發揮領頭人的號召力。
4.用文化活動凝聚人。重視企業文化的管理者們應該善于尋找并抓住各種可能的機會慶祝、獎勵和表彰員工符合企業文化的行為。與此同時,還應當非常重視利用企業文化活動來增進員工之間的友誼,比如現在好多企業實行的企業年會讓員工在放松的同時還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消除沖突,加強團結,用企業文化來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5.用完善的人才機制培育人。培育人才,重要的是要有科學完善的人才機制。完善的人才機制包括選拔突出機制和培訓提升機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正確的用人原則才能夠讓優秀的人才盡快脫穎而出;其次要完善人才培訓機制,加強對員工的業務技能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
其次,要對人才培養機制進行完善,通過加強業務技能培訓,讓員工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并且要注重員工綜合素質培養;通過優化、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在企業內部形成公平、公正、公開的用人環境。根據業務及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對用人方式進行動態調整。同時,將人事管理與考核工作密切關聯起來,為企業人才成長構建出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二)用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技術競爭力
1.加快高科技人本文化建設。國內很多高科技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愈來愈重視“以人為本”理念。為了讓企業能夠具備持續性的競爭力,企業不僅要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管理,還要對企業人員做出正確評價,以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2.加快高科技創新文化建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內部文化環境存在密切的聯系。內部文化環境會對員工的工作理念、思想觀念、文化素養等產生影響。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融入創新價值觀,并將這種價值觀念與戰略經營、組織結構優化、營銷等關聯起來,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創新氛圍。
3.加快企業高科技學習文化建設。學習是促使員工、管理者進步的唯一途徑。對于一個成熟的企業而言,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重視學習文化建設。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營造出一種學習文化氛圍,以此來激勵、引導員工學習。同時要為員工搭建溝通橋梁,使其能夠相互交流學習經驗以不斷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4.加快企業高科技風險文化建設。企業的高科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高風險產業。成功的必要因素在于風險與機遇、創新與奮斗,高風險帶來高回報意識對高科技企業更是必不可少。
5.加快企業的高科技團隊文化建設。企業內部要形成統一的團隊協作理念,通過加深團隊協作,讓企業經營活動、業務活動順利開展,讓員工、團隊、企業的發展目標達成一致。
6.加快企業的高科技激勵文化建設。技術創新的激勵是技術創新活動開展的力量源泉,一般來說,企業文化創新對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主要是從產權激勵、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和情感激勵四個方面來進行。
(三)用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管理競爭力
1.要樹立市場競爭和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要加強教育和培訓,使員工把個人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結合起來,積極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
2.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企業管理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就是把員工放在企業管理的主體地位,通過構建價值體系及對應的行為規范,讓個人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達成一致,以文化認同和群體意識來管理員工,從而達到加強管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要反對單純的強制化管理。
3.要通過企業文化創新提高人才素質。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所積淀下來的。企業只有讓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當中,才能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才能讓員工意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四)通過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
1.通過企業內部文化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
首先是質量文化。對于企業產品而言,質量是產品的根本競爭力。無論是管理、技術,還是經濟效益都不能動搖產品質量的地位。企業只有重視產品質量,并充分貫徹質量意識,才能獲得客戶與市場的認可,才能讓企業立足于市場。
其次是服務文化。現在網絡銷售已經很成熟,相信大多數人都有網購的經歷,為什么好多消費者在選購家電、家具等數額較大的商品時還會選擇實體店來購買呢?原因就是在實體店購買這些產品有售后保障,所以可以這樣說消費者購買一個品牌的產品一個是相信這個品牌的質量和信譽度,更主要的是這些品牌的產品有售后保障,出現質量問題不愁解決,所以服務文化已深入人心,已經和產品的質量同等重要。
再次是創新文化。以電子產品為例,產品的創新更新是銷售的直接熱點,創新個革新就是它們產品存在的意義,所以對于產品而言,管理和市場的創新是企業經營者用以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利器。
最后是品牌文化。品牌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強有力的手段,未來的企業競爭一定是品牌的競爭,更是品牌文化之間的競爭。通過品牌能夠將無形的文化價值轉變為有形的商業價值與經濟價值,讓文化成為企業競爭的資本。
2.通過企業外部文化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
若產品無法得到客戶認同,那么產品就不存在競爭力。企業則要善于將社會文化背景轉化為對產品競爭力的有利因素。
首先,善于運用是企業所處的社會強勢文化。實踐表明,顧客對某產品的接受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對一種文化的接受,風靡全球的可口可樂就恰恰是處于強勢的美國文化在全球擴張的最強有力的體現。
其次,善于運用產品本身蘊涵的社會文化。產品體現形式是產品包裝、品牌名稱與品牌設計。它們作為產品的形式層,是產品文化價值的主要載體。
參考文獻:
[1]顧建江.基于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J].電子商務,2010(10).
[2]王愛萍,楊帆.基于企業文化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科技和產業,2011(05).
[3]張海燕.企業文化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18).
(作者單位:陜西太白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