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濤
【摘要】針對如何解決干部人事檔案與高校學生檔案銜接的問題,本文從管理主體、管理客體及管理手段這三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干部人事檔案;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模式
隨著全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的展開,全國各高校的學籍學歷管理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開始了查證工作,在查證過程中較為突出和共性的問題——檔案中的學習經歷材料不齊全、不規范,如缺少高考報名表、新生入學登記表、學生(學籍)登記表等,或填寫的出生日期與本人信息不符等。證據材料必須到學校歷史檔案中查找,如果能夠查找到相關記載,就給學生出具相關證明材料。如果查找不到相關記載,就會給學生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何避免這些因管理不規范和不嚴格造成的“后遺癥”,做好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是值得人們深深思考和積極探索的。
一、從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主體著手
當前,中國高校都比較重視教學管理工作,對于學生檔案管理卻認識不到位,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機制,不論是教育部還是國家檔案局,對學生檔案管理主體部門都沒有作出明確規定,而是由各高校視本校情況來確定,可能是高校檔案館,也可能是學生處、就業處、教務處、團委,還有可能是各個院系,這樣就容易造成管理機制不夠健全、管理程序不夠規范、管理方式不夠完善等問題,無法保證學生檔案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檔案管理機構作為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的主體,優勢是毋庸置疑的。其一,建國以來中國檔案管理的基本原則就是集中統一管理,高校學生檔案作為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按照國家要求由學校檔案管理機構統一管理。2008 年9 月1 日實施的《高等教育檔案管理辦法》(簡稱27 號令)在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內中增設“學生類”檔案,首次將學生檔案納入高校檔案管理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管理體制問題,為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依法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其二,高校檔案管理機構是專業的檔案管理部門,不僅擁有專用檔案庫房,還配備檔案管理專業人員,這為實現高校學生檔案專業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著檔案管理專業人員較少,學生檔案數量龐大的問題。怎樣解決這個無法避免的矛盾呢,可采用檔案管理機構統一安排布置工作,檔案產生部門按照檔案材料生成時間、類別進行整理和移交,檔案專業管理人員完成歸檔和管理工作。同時,在《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和《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和特點的學生檔案管理規章制度,明確管理職責、歸檔范圍、歸檔內容、歸檔要求、歸檔渠道和歸檔時間。各學生檔案生成部門根據管理制度開展工作,確保歸檔內容及時、真實、準確、全面、合法。
二、從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客體改進
由于宏觀層面規范標準的缺失,高校學生檔案歸檔范圍和內容并沒有統一規定,而由各高校自行規定,這就造成了歸檔內容、形式五花八門,應該歸檔的材料沒有歸檔,沒有必要歸檔的卻歸檔了。這是在此次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中,凸顯出來的最大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是下一步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重點。高校學生檔案與干部人事檔案是連續的關系,高校學生檔案隨著學生畢業后身份的改變直接轉換為干部人事檔案或其他類型檔案。如何做好高校學生檔案與干部人事檔案的銜接,避免產生“后遺癥”呢?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應當在參照《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干部檔案整理工作細則》和《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具體情況和特點,確定本校學生檔案歸檔范圍。歸檔材料不僅能反映學生個人履歷、學習情況、思想狀況、獎懲情況等內容,還要充實具有利用價值的材料,如社會實踐、綜合素質、職業技能、專業輔修、心理健康、資格證書及考級證書等個性化的東西,盡量準確、全面、客觀地記錄學生在校情況,為檔案利用單位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三、從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手段實施
搭建高校學生檔案工作網絡平臺,實現學生檔案管理信息化。由于高校學生檔案的實時性和動態性較強,在實際操作中,要將學生檔案工作平臺覆蓋到產生學生檔案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各個時段。學生檔案工作網絡平臺要與學籍學歷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心理健康數據等對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生電子檔案。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的建立,便于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家長及時了解學生情況,便于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更有目的地開展,便于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同時,也為用人單位提供可靠參考依據。當前,中國高等教育最權威的網站——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以下簡稱:學信網)發布的學籍學歷信息最具權威性,其中的“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檔案”是中國目前唯一全國性人才數據庫,也是社會利用率最高的,能夠查詢到高校在校生學籍信息和歷屆畢業生學歷信息(1991 年以后),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專業、入學日期、畢業日期、學制、學習形式、畢業證編號等基礎數據,但對于用人單位在擇才方面的參考價值較低。如能在此基礎上搭建高校學生檔案工作網絡平臺,并入高校學生檔案內容,如個人履歷、專業成績、獎懲情況、社會實踐、身體狀況、心理狀況、職業技能、特長、誠信等方面的信息,從而形成全面的學生電子檔案。這樣的電子檔案無疑是真實的、完整的、權威的,使用人單位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詢到學生在校期間全面、真實的情況,參考價值將大大提高,從而實現高校學生檔案利用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廖穎.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模式探析[J].云南檔案,2016(4).
[2]周玉媛,周耀林.人事檔案管理原理與方法[J].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