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河源作為廣東省欠發達的新興工業城市,近年來積極承接珠三角城市的產業轉移,截止2015年底,河源市的產業轉移園吸引了以手機、模具產業為主制造企業400多家成功落戶。從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構成出發,對河源市制造企業的物流管理現狀進行調研,分析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三低四高”問題,研究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幫助河源市制造企業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關鍵詞] 物流成本;制造企業;策略
[中圖分類號] F259.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4-0060-03
一、引言
廣東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的省份,但地區經濟水平極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雖然經濟上了一個大臺階,但是勞動密集型的制造企業生產成本受人工、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逐年上升,產品的毛利率變得越來越低,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利潤。而位于廣東省東西兩翼及山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所以早在2005年3月,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山區發展和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聯手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的重大決定,通過產業轉移推動粵東北和粵西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對加速這些地區的工業化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經濟差距,具有重大意義。
河源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鄰近深圳、惠州等珠三角地區,由于具有地理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口優勢和后發優勢,經過10年的努力,已經建成“一區六園”的產業轉移園區,這些園區成為了廣東省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集聚度高、效益好、環境保護優、帶動能力強、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好的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截止2016年6月已經有46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一區六園”,帶動了河源市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據統計河源市2015年“一區六園”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3/4。上表為近4年河源市“一區六園”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14年前,河源市“一區六園”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快速增長,到了2015年,出現負增長,這說明河源市工業企業出現了發展的瓶頸,吳春尚早在2014年認為“由于產業配套不完善,尤其是河源市物流能力較差,物流成本高,極大地影響了河源市承接產業的速度和質量”[1]。為此本文對河源市工業企業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企業進行調查,通過分析河源市制造企業物流各環節的費用消耗和物流管理中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制造企業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以期降低河源市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打破河源承接制造企業產業轉移的瓶頸。
二、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構成
制造企業的物流過程主要包括采購環節、庫存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和回收物流環節等。鄧育梅對河源市產業轉移園的100家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進行調研后發現,由于物流成本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且比較復雜,在所調查了解的100家河源市制造企業中發現有60%左右的企業對整個企業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不全面[2]。根據河源制造企業情況,物流成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一)采購物流成本。指按照計劃從供應商采購各種原材料、輔料、生產設備和辦公設備,并運送到指定地點的物流成本。包括了各種材料和設備的成本,采購部門的薪資和日常費用,為實現采購活動而產生的物料的運輸費、保管費、搬運費、差旅費等。
(二)庫存物流成本。指原材料和成品在倉庫存放過程中產生的物流成本,含倉庫人員薪資和日常費用,原材料庫和成品庫的養護費、裝卸費,倉儲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所占用資金的財務費用,物資保管過程中的周轉包裝費用、保護費用、損耗費用和保險費用等。
(三)生產物流成本。指從材料從原材料倉庫發往生產車間到成品生產驗收完成送往成品庫全過程的物流成本,包括原材料和在制品在工序間流轉、臨時存儲占用物料、在制品的財務費用、材料消耗費用、搬運裝卸費用、零時周轉包裝費用等。
(四)銷售物流成本。指成品從成品倉庫遞交到消費者或中間商過程的物流成本。包括成品在銷售過程中的保護性包裝費用、流通費用、搬運裝卸費用、臨時存儲費用等。
(五)回收物流成本。包括產品從消費者或中間商送回制造企業所發生的物流成本,包括產品的回收、退貨修復、廢棄等活動的物流費用。
三、河源市制造企業物流管理的問題分析
經過對河源市“一區六園”的制造企業的深入調研,發現大多數制造企業是民營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在物流成本的管控中主要存在“三低四高”的問題:
(一)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較低
企業領導對物流成本管理的認識不足,重生產輕流通是普遍的現象,他們只關注生產設備的更新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對降低物流成本卻關注甚少。中層和一線的管理人員對物流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了解較少,由于管理模式不當,管理手段落后,無法建立有效的企業物流運作系統,成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大多數企業高層和執行人員沒有發現問題,盡管個別企業的管理層已經發現了問題的存在,但卻沒有能力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先進的制造企業都采用了物流信息系統。MRP和ERP系統的有效應用能幫助企業進行物流成本的控制。從調查的情況看,河源市產業園區超過30%的制造企業還沒有應用物流信息系統,從已經應用物流信息系統的企業來看,很多企業物流信息技術的水平低下,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時,經常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企業難于對運營各環節的物流管理活動進行適當的管控,很大程度制約了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導致物流成本難于控制。
(三)企業內部各自為政,協作水平低
制造企業一般根據運作流程劃分為多個部門,這些部門需要溝通協作才能使企業物流系統有效運作。河源市產業轉移園的制造企業由于管理水平較低,信息化水平也不高,加上缺乏統一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各部門只顧完成本部門的工作任務,缺乏協作精神,難于對訂貨量、安全庫存水平、物流運作流程等達成統一的規劃和部署。
(四)企業的物資供應成本較高
制造企業的物資消耗成本通常要占企業銷售額的40-70%,由于河源產業轉移園區的制造企業總體規模較小,與珠三角的供應商有一定的距離,導致采購人員的議價能力較低。采購價格難以降低,加上運輸成本高,生產損耗偏大,導致企業的物資供應成本高企不下。
(五)材料與成品運輸成本高
河源市是后發的新工業城市,產業配套性差,所以制造企業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大多需要從珠三角的企業或外省的企業采購,而成品多數需要運送給外地的消費者或中間商,企業自有的運輸設備的利用率普遍較低,導致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六)企業的倉庫管理混亂,庫存量高
調查發現中,由于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滯后,管理水平也偏低,河源產業園區很多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地倉庫管理制度,物流人員工作效率低下。不少企業不僅沒有物流信息系統,連手工的物流存放單卡或賬本也沒有,已有單卡、賬本或信息系統的企業也常常出現帳實不符的情況,采購和計劃部門為了避免停工或不能及時交貨,對每種材料都設置了較高的安全庫存,加大了采購批量,銷售部門也擔心不能及時交貨,增加了需求預測和生產批量,這樣導致企業的庫存量高,占用了大量的資金。
(七)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回收物流成本偏高
由于河源產業轉移園的管理水平偏低,原先在珠三角所在企業的大多數熟練工人基于各種原因不愿意搬遷到河源工作,企業只好大量招聘本地工人,加上產品設計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導致產品故障率偏高。而企業需要把這些產品運回進行修復或廢棄補貨等導致物流成本的增加。
四、河源市制造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
(一)建立物流成本核算體系,落實物流成本管理責任制
制造企業要提升物流運作效率,降低成本,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強化全員的成本意識,樹立先進物流管理理念,采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明確全部門、全環節和全員的物流成本管理目標,讓每個部門和每個崗位的員工都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思想,并適當與績效掛鉤,逐步使全體員工都參與到物流成本的控制,慢慢形成企業全方面、全階段、全員的物流成本控制體系。
(二)優化產品設計,全面降低產品物流成本
制造企業如果在產品研發階段就開始考慮成本控制的問題,將會獲得比競爭對手低很多的產品成本[3]。制造企業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可以在保證產品功能和質量基本不降低的情況下,采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并大量采用通用件或標準件。因為通用價和標準件后企業的采購批量會加大,而可選供應商多,這樣提升了制造企業采購議價的能力。同時因為更多采用了通用件和標準件,能減少物料的種類,從而降低采購費用、庫存費用。此外,在產品研發階段采用易生產性設計可以降低生產過程的物料占用和降低搬運裝卸費用;產品研發階段考慮保證產品質量的設計可以提升產品質量,降低因退貨帶來物流費用。總之,好的產品設計能夠有效降低制造企業每個環節的物流成本。
(三)提高物流信息化管理,提升物流運作效率
物流和信息流貫穿制造企業運作的所有環節,物流系統的運作產生了各種信息,如果能建立有效的物流信息系統,不僅把生產的各環節各部門有機的聯系起來,還能有效地連接到各相關的合作企業。河源市產業園區的制造企業需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成本核算系統等,并把這些系統的信息打通,隨著生產經營的每個活動實時更新信息,保證信息及時有效,企業管理者才能通過這些信息做出決策,做好物流管理工作,降低物流成本。
(四)運用ABC管理法,加強庫存成本控制
以日本豐田為代表的零庫存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庫存成本,但是實施零庫存管理的制造企業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4],而河源產業轉移園區的制造企業并不具備這些條件。根據這些企業的特點,可以采用ABC管理法,對于占全部原材料價值80%的約占種類20%的A類原材料可以按照零庫存的理念進行重點管控,嚴格控制庫存;對于占全部原材料價值15%的B類原材料可以定期或定量訂貨保持適當庫存,對于價值不大種類較多的原材料可以采用大批量采購方式。通過采用ABC管理法,能有效的降低庫存成本,同時也盡量避免了因缺少某種原材料導致停工或緊急采購原材料帶來的額外費用。
(五)優化廠區的布局和生產流程,控制搬運裝卸費用
制造企業的生產過程的搬運裝卸作業較多,從原材料領料、在制品、半成品到最終成品入庫的每個生產環節都會產生搬運裝卸費用。制造企業應該結合企業產品生產工藝的特點,對廠區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使原材料庫、各生產車間和成品庫合理布局,同時進行生產流程的優化,避免無效作業和重復搬運,適當利用重力和自動裝卸運輸系統,把搬運裝卸作業降到最少,并適當控制產品在搬運裝卸中的保護性包裝費用,最終有效降低搬運裝卸費用。
(六)采用合作物流模式,降低運輸成本
目前制造企業主要的物流模式有自營、外包和共營。由于河源的產業園區內大多數制造企業的規模并不大,采用自營物流模式會因為單向運輸和運輸設備閑置造成資源浪費,成本過高。這些制造企業可以考慮采用外包模式,就是把物流運輸作業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條件許可的企業也可以與其他制造企業或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共同經營物流,提升物流運輸設備的綜合利用率,達到優勢互補,降低運輸成本。
五、結論
降低物流成本是制造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不但直接影響到河源制造企業的生存發展,甚至還影響到河源市產業轉移的速度和質量。本文在分析制造企業各環節的物流成本構成的基礎上,找出河源市產業園區制造企業物流管理中的“三低四高”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以期幫助河源市制造企業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業利潤,同時也為其他欠發達地區的制造企業提供借鑒。
[參 考 文 獻]
[1]吳春尚.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河源市物流能力分析[J].惠州學院學報,2015
[2]鄧育梅.探索河源市產業轉移工業園企業的第三利潤源[J].經營管理者,2016
[3]鄧文博.制造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思路和方法[J].管理觀察,2009
[4]鄧文博.制造企業實行零庫存管理初探[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
[5]郭麗萍.工業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構成初探[J].物流技術,2015
[責任編輯:高萌]